逐句原文翻译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下渚的风浪很多,采莲的船只渐渐少了。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哪能不相等待,自己独自迎着潮水归去呢?
注释
(1)下渚:一作“北渚”。
(2)逆潮归:一作“送潮归”。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下渚的风浪很多,采莲的船只渐渐少了。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哪能不相等待,自己独自迎着潮水归去呢?
(1)下渚:一作“北渚”。
(2)逆潮归:一作“送潮归”。
《长干行·其三》是唐代诗人崔颢的组诗作品《长干曲四首》中的第三首,这组诗以男女对话的形式,描写了采莲女子与青年男子相恋的过程:两人偶然水上相逢,初不相识,女子找出话头和对方攀谈,终于并船而归。诗中描绘船家少女的大胆和聪慧,憨厚如实的语言维妙维肖,非常可爱。这四首诗继承了前代民歌的遗风,既不是艳丽而柔媚,又非浪漫而热烈,而是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
崔颢《长干曲四首》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三十。“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这组诗创作时间未能确证。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
贫时不忘旧,富贵多宠新。
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
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妾有绣衣裳,葳蕤金缕光。
念君贫且贱,易此从远方。
远方三千里,发去悔不已。
日暮情更来,空望去时水。
孟夏麦始秀,江上多南风。
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常恐游此山,果然不知还。
忆昔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北客真三公,朱衣满江中。
薄暮来投宿,数朝不肯东。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皑如玉山雪,皎如瑶台月。
郎来骑白马,调妾桃树下。
桃叶何柳柳,不谓君行久。
倚门问来船,见郎寄书否。
长干人家向江住,朱雀桥边旧衢路。
参差碧瓦扬青旗,系缆门前有杨树。
竹弓射鸭向汀洲,家家无井饮江流。
女儿数钱当酒肆,商人买笑开娼楼。
谢家子弟如兰玉,不见当时旧游躅。
夜深月满大堤寒,愁听陈王后庭曲。
送君策马此中行,秣陵遥接石头城。
愁来满引金陵酒,莫听秋风淮水声。
五月南风凉,十月西风寒。
自从发杨子,不见回长干。
楚尾吴头渺烟水,潇湘洞庭几千里。
良人重利轻风波,黄金不多心未己。
听鹊喜,占灯花,年少未愁双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