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中作者赞美了徐都官新居以太湖石建造的假山,得真山的气势神韵。而通往山顶的小径长满青苔与树梢齐平,显得十分苍古,山下且有河流自墙角引入,见出园林建构巧妙,尽得自然之趣,写来真有尺幅千里之象。诗中又借西汉隐士郑子真身居谷口而名动的典故,赞美主人公的雅韵高德。第六句则作一转折,翻进一层表现诗人的审美趣味,说明人造之景巧夺天工,毕竟比不上万象皆备的大自然,点明所咏乃是假山。篇末写出希望主人公能与民同乐的心意,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全诗笔力雄劲,格调明快。
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
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
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
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
谁侍巾鞲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这首诗作于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当时作者任国子监直讲。
翻译注释
翻译
你把千孔万窍的太湖石,用来作古山的骨髓,叠成连绵不断的山峰,云雾缭绕,气势雄伟。
满是青苔的小径通往山顶,与树梢齐平而又曲折萦回。上下有一条潺湲的河流,是墙角外引进的活水。
你像郑子真一样居住在谷口,四周种植了各色鲜花和药类。就只差山林间跳下猿猴和飞鼠,不然真可以跟大自然媲美。
谁陪侍你在这园中尽情游乐,可肯召唤乡里的老者相伴相随?
注释
(1)徐都官:所指未详。夏敬观谓“疑即建德徐元兴,集中屡见”。都官,本为官署名,属刑部,北宋前期,设判都官事一员,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职掌。此指徐氏为判都官事。
(2)太湖万穴:指太湖石,园林中叠假山所用之石多采自太湖,其石因风浪冲激,多坳坎、孔窍。
(3)古山骨:指石。
(4)岚:山中雾气。
(5)势不孤:这里指连绵不断。
(6)苔径:长着青苔的小径。
(7)木末:树梢。
(8)隅:角落。
(9)已知谷口多花药:暗用郑子真事。西汉人郑朴字子真,修道守默,成帝时大将军王凤礼聘之,不受。家于谷口,有盛名,世号谷口子真。此处借以赞美徐都官。药,指药草。
(10)狖:长尾猿。此泛指猿猴。
(11)鼯:鼠名,俗称飞鼠,别名夷由。形似蝙蝠,因其前后肢之间有飞膜,能在树林中滑翔,古人误以为鸟类。
(12)巾鞲:代指徐都官。巾,冠的一种,以葛或缣制成,横著额上。鞲,革制袖套。
(13)肯:可肯。
(14)遗老:年老历练的人,此泛指老者。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梅尧臣的诗
相关推荐
寄贺方回
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
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寄远十一首·其十一
爱君芙蓉婵娟之艳色,色可餐兮难再得。
怜君冰玉清迥之明心,情不极兮意已深。
朝共琅玕之绮食,夜同鸳鸯之锦衾。
恩情婉娈忽为别,使人莫错乱愁心。
乱愁心,涕如雪。
寒灯厌梦魂欲绝,觉来相思生白发。
盈盈汉水若可越,可惜凌波步罗袜。
美人美人兮归去来,莫作朝云暮雨兮飞阳台。
寄生草·饮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寄夫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寄崔侍御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
闲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
利市襕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笺。
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鞯。
今日折腰尘土里,共君追想好凄然。
寄穆侍御出幽州
一从恩谴度潇湘,塞北江南万里长。
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寄朱锡珪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
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
寄白司马
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
争遣江州白司马,五年风景忆长安。
寄恨
秦钗枉断长条玉,蜀纸虚留小字红。
死恨物情难会处,莲花不肯嫁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