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昼》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一首七言绝句,以细腻笔触描绘暮春时节的慵倦氛围。前两句通过"竹摇清影"与"时禽噪夕阳"的动静对照,勾勒出初夏将至的庭院景致;后两句以"谢却海棠""飞尽絮"的意象暗示春光消逝,而"困人天气日初长"则精准捕捉了季节交替时的微妙体感。全诗语言清丽自然,在看似闲适的景物描写中暗含时光流逝的淡淡愁绪,体现了朱淑真词"含情悱恻"(《蕙风词话》评)的一贯风格。
清昼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清昼》此诗应作于朱淑真婚后寡居时期(约1140年代)。作为宋代最具才情的女诗人之一,朱淑真因婚姻不幸长期幽居母家。诗中"困人天气"既是写实,亦隐喻其被礼教束缚的生存状态;"海棠谢却"更可视为对自身青春凋零的哀婉投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将生命体验融入四季物候的写法,与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形成南北宋女性诗歌的遥相呼应。
翻译注释
翻译
竹子在微风中将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户上,成双成对的鸟儿正在夕阳下尽情地喧噪鸣叫。
在这海棠花凋谢、柳絮飞尽的初夏,只觉炎热的天气世人感到乏困,白昼也开始变得漫长。
注释
(1)竹摇清影:竹枝被风吹动时左右摇晃的影子。
(2)罩:盖住。
(3)幽窗:幽静的纱窗。
(4)两两:指成双成对。
(5)时禽:指应时令而降临、呜叫的禽鸟。
(6)噪夕阳:在黄昏的夕阳下噪鸣、喧闹。噪:聒噪,乱叫。
(7)谢却:谢掉,萎谢凋落。
(8)絮:柳絮。
(9)困人天气:指初夏使人慵懒的气候。困人:使人疲倦。
(10)日初长:白昼开始变长了。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朱淑真的诗
相关推荐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春晚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清平乐·别来春半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清平乐·莺啼残月
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
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清平乐·风光紧急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清平乐·春光欲暮
春光欲暮,寂寞闲庭户。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
含愁独倚闺帏,玉炉烟断香微。正是销魂时节,东风满院花飞。
清平乐·烟深水阔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