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题画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西山秋爽图所画之景,斜晖脉脉,山林萧疏,绝顶之上,一孤僧悠然闲坐;下片写词人的感触,画中老僧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让他无限向往,他也希望能够摆脱尘累,去享受恬淡平静的时光。全词物我交融,情景相谐,用词清丽,有一种云淡风轻的静谧感。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应是词人题咏盛懋《西山秋爽图》而作。词人出身官宦之家,繁华生活早已让其厌倦,画中老僧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让其羡慕,固借此题画表达出来。这首词是其题画作品之一。
翻译注释
翻译
空旷的山岭中,连寺庙的颂赞声都消歇了,月亮和它的影子一并沉映在水中。尘世外一方幽境,悠然自得,不许有尘世的侵扰。岁末时节,回忆起曾经游玩过的地方,仍然记得夕阳西下时疏林上的一抹霞光。高山顶上的茅草僧舍中,年老的僧人正在独自吟诵佛经。
拄杖行走于云山之中,安然垂钓于溪头之上,拨弄琴弦于涧水之岸。(如此隐居山中,云游一生)能穿破几双木屐?我赏画神游的心境又有谁能够理解?我欲脱离宦海,回首往事不过是梦一场,何日才能实现弃官隐居的愿望?怕是这隐居的约定,只得在这幅画中兑现了。
注释
(1)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
(2)西山秋爽图:据清高士奇《江村书画目》,高士奇曾藏有元人盛懋所绘《西山秋爽图》,词人所题咏者或即此画。西山,在北京西郊。
(3)梵呗:佛教作法事时的歌咏之声。
(4)半竿斜照:明汤传楹《前调·与吴维申甫及》:“半竿斜日,一秤残局,且作浮生谱。”
(5)绝顶:山之最高处。
(6)老衲:年老的僧人。
(7)锡:锡杖。僧人所持的禅杖。其制为杖头有一铁卷,中段用木,下安铁纂,振时作声。梵名隙弃罗,取锡锡作声为义。《得道梯橙锡杖经》:“是锡杖者,名为智杖,亦名德杖。”晋竺僧度《答杨苕华书》:“且披袈裟,振锡杖,饮清流,咏波若,虽王公之服,八珍之膳,铿锵之声,炜晔之色,不与易也。”
(8)溪头:犹溪边。《水经注》:“渭水之右,蹯溪(水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传说为周吕尚未遇文王时垂钓处)……水流次平石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也。”
(9)涧边琴:《宋书·隐逸传》:“衡阳王义季镇京口,长吏张邵与颐姻通,迎来,止黄鹄山。山北有竹林精舍,林涧甚美。颞憩于此涧,义季亟从之游。颗服其野服,不改常度。为义季鼓琴,并新声变曲,其三调游弦、广陵、止息之流,皆与世异。”
(10)几两屐:即“阮家屐”。泛指木屐。《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初,祖约性好财,孚性好屐,同是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诣约,见正料财物,客至,屏当不尽,余两小簏,以着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正见自蜡屐,因自叹曰: ‘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甚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11)卧游:谓游目山水画以代游览。《宋书·宗炳传》:“有疾还江陵,叹日:‘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偏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
(12)槐安:槐安国或槐安梦的省称。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大槐安国。槐安国王招其为驸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槐安国和南柯郡。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13)何日得投簪:丢下固冠用的簪子,喻弃官。南朝齐孔稚圭《北移文》:“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
(14)布袜青鞋:布袜,草鞋,多指隐者或平民装束。借指隐居。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书山水障歌》:“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宋辛弃疾《点绛唇》:“青鞋自喜,不踏长安市。”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水调歌头·寄我五云字
寄我五云字,恰向酒边来。东风过尽归雁,不见客星回。闻道琐窗风月,更著诗翁杖履,合作雪堂猜。岁旱莫留客,霖雨要渠来。
短灯檠,长剑铗,欲生苔。雕弓挂无用,照影落清杯。多病关心药裹,小摘亲鉏菜甲,老子政须哀。夜雨北窗竹,更倩野人栽。
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清秋。潮候朝昏来去,山色雨晴浓淡,天末送双眸。绝域远烟外,高浪舞连艘。
风景别,胜滕阁,压黄楼。胡床老子,醉挥珠玉落南州。稳驾大鹏八极,叱起仙羊五石,飞佩过丹丘。一笑人间世,机动早惊鸥。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水调歌头·云山有宫阙
云山有宫阙,浩荡玉华秋。何年鸑鷟同侣,清梦入真游。细看诗中元鼎,似道区区东井,冠带事昆丘。坏壁涴风雨,醉墨失蛟虬。
问诗仙,缘底事,愧幽州?知音定在何许,此语为谁留?世外青天明月,世上红尘白日,我亦厌嚣湫。一笑拂衣去,嵩顶坐垂钩。
水调歌头·东风无一事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水调歌头·隐静山观雨
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尽泻银潢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此地独从容。洗了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