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索·药阑携手销魂侣》一般指《秋千索·渌水亭春望》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前二句写对往日欢会的追忆,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下一句又描写自己的孤独,加深了感情的流露。下片侧重写景,景中含情,展现了含婉幽伤的情韵,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将自己内心的怀念与孤寂之情表现地淋漓尽致。全词写的凄切婉约,充满淡淡忧伤,可谓情真意切。
秋千索·药阑携手销魂侣
药阑携手销魂侣,争不记看承人处。除向东风诉此情,奈竟日春青语。
悠扬扑尽风前絮,又百五韶光难住。满地梨花似去年。却多了廉纤雨。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秋千索·药阑携手销魂侣》这首词是怀念恋人的,具体创作年份未知。纳兰所思之人已无从考证,有人以为这是纳兰于室外之情有所钟者,但不能确定。从字里行间看来,纳兰极有可能是在怀念妻子卢氏的。
翻译注释
翻译
曾记得,一对情侣在花栏旁边携手赏春,情深脉脉,而今我形单影只,空怀念当初彼此依偎的地点。这伤感无人可诉,唯有向春风寄托,为何这一整天里,连一丝春风都不曾吹过。
待风起的时候,柳絮一被扫而空。转眼又到清明时节了,大好春光很快就要流逝殆尽。梨花飘满地,和去年还是一般光景,但比起去年来,又多了些许细雨。
注释
(1)药阑:即药栏。庭园中芍药花的围栏,亦泛指一般花栏。
(2)销魂:又作“消魂”,形容令人感触极深的心情意绪,或表示极度的欢情、或表示极度的伤情。
(3)看承:特意相迎。
(4)奈:无奈、怎奈。
(5)悠扬:飘扬。
(6)百五韶光:清明前后的美好的春光。
(7)廉纤雨:细微的小雨。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酒泉子·长忆观潮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千秋岁·淡烟平楚
淡烟平楚,又送王孙去。花有泪,莺无语。芭蕉心一寸,杨柳丝千缕。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
忆昔欢游处,触目成前古。良会处,知何许?百杯桑落酒,三叠阳关句。情未了,月明潮上迷津渚。
人月圆·春日湖上
小楼还被青山碍,隔断楚天遥。昨宵入梦,那人如玉,何处吹箫?门前朝暮,无情秋月,有信春潮。看看憔悴,飞花心事,残柳眉梢。
喜迁莺·晓月坠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馀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埽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酷相思·寄怀少穆
百五佳期过也未?但笳吹,催千骑。看珠澥盈盈分两地。君住也,缘何意?侬去也,缘何意?
召缓征和医并至。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侬去也,心应碎!君住也,心应碎!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
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折桂令·倚栏杆不尽兴亡
倚栏杆不尽兴亡。数九点齐州,八景湘江,吊古词香,招仙笛响,引兴杯长。
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白鹤双双,剑客昂昂,锦语琅琅。
水口行舟二首·其一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顺德府通判厅记
余尝读白乐天《江州司马厅记》,言“自武德以来,庶官以便宜制事,皆非其初设官之制,自五大都督府,至于上中下那司马之职尽去,惟员与俸在。”余以隆庆二年秋,自吴兴改倅邢州,明年夏五月莅任,实司那之马政,今马政无所为也,独承奉太仆寺上下文移而已。所谓司马之职尽去,真如乐天所云者。
而乐天又言:江州左匡庐,右江、湖,土高气清,富有佳境,守土臣不可观游,惟司马得从容山水间,以足为乐。而邢,古河内,在太行山麓,《禹贡》衡津、大陆,并其境内。太史公称”邯郸亦漳、河间一都会”,“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余夙欲览观其山川之美,而日闭门不出,则乐天所得以养志忘名者,余亦无以有之。然独爱乐天襟怀夷旷,能自适,现其所为诗,绝不类古迁谪者,有无聊不平之意。则所言江州之佳境,亦偶寓焉耳!虽徽江州,其有不自得者哉?
余自夏来,忽已秋中,颇能以书史自误。顾街内无精庐,治一土室,而户西向,寒风烈日,霖雨飞霜,无地可避。几榻亦不能具。月得俸黍米二石。余南人,不惯食黍米,然休休焉自谓识时知命,差不愧于乐天。因诵其语以为《厅记》。使乐天有知,亦以谓千载之下,乃有此同志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