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清代〕纳兰性德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红绡。那将红豆记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

作品简介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该篇词作上阕以春夜景致开端,杏花微雨,着重写景,下阕写因相思而失望的心情。虽明写春色似如美酒浓烈,爱人采撷红豆遥寄无聊,实则是为了突出对于离家已久的爱人深切的思念,远方伊人归期不得的焦急与惆怅。这首词运笔如行云流水,清隽自然,描写爱情真挚缠绵。

创作背景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份不详,应写于寒食节将近的寂静春夜, 为表达对远方的爱人的思念而作的词。

翻译注释

翻译

夜晚已深,默默地守候着流泪的蜡烛,春天的微雨一点一点地打湿红花,遥寄的南国红豆因为离别的愁苦招致埋怨。

春天已过了许多,那个心底的人未有像潮水一样守约归来,撩起在夜晚梦见他的小心思,却不能将其招入梦中。

注释

(1)莲漏:即莲花漏。

(2)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的雨。

(3)红绡:代指红色花朵。

(4)那:犹奈。

(5)红豆:红豆树、海红豆及相思子果实的统称。古诗词中常以之象征爱情或相思等。

(6)信如潮:即如信潮,谓如定期到来的潮水一样准确无误。

(7)倩:请。

全文拼音版

huànshā··liánlòusānshēngzhúbàntiáo
liánlòusānshēngzhúbàntiáoxìnghuāwēi湿shīhóngxiāojiānghóngdòuliáo
chūnkànnóngjiǔguīānxìncháohúnqìngshuízhāo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其词哀感顽艳,真挚自然,以小令见长,代表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等广为传诵。出身显赫(大学士明珠长子),却厌弃权贵,多结交汉族文人。词风近南唐后主,王国维评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英年早逝,有《饮水词》传世,为清代词坛巅峰。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