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熊耳东原汉故宫》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抒发对故友的思念之情,下片由怀念故友转而为对时局的忧虑及对一统天下、治国安邦的明君的渴望。全词情真意切,感情深沉。
定风波·熊耳东原汉故宫
三乡光武庙,怀故人刘公景玄
熊耳东原汉故宫,登临犹记往年同。底事爱君诗句好?解道,河山浮动酒杯中。
存没悠悠三十载,谁会,白头孤客坐书空。黄土英雄何处在?须待,醉寻萧寺哭春风。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定风波·熊耳东原汉故宫》该词作于蒙古乃马真后三年甲辰(1244)。是年冬,作者为至河南迁其母张太夫人遗骨回山西忻州安葬,而路过洛西,重游三乡光武庙,睹物生情,忆起三十年前与知己燕集赋诗,而今孤身一人至此,不禁悲从中来,故作此词,以兹缅怀。
翻译注释
翻译
熊耳山东边汉光武庙,往年一起游玩的情景犹在眼前。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句?因爱酒的习性和对山河的阅历才能够写出来。
人事变迁,时光流去,转眼已是三十年了。除了你,谁能理解我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时的苦闷心境。纵使像汉光武帝一样,如今也不过是一抔黄土。期待中,醉梦里游览到汉光武庙,面对春风而痛哭着。
注释
(1)熊耳:即熊耳山,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和卢氏县东南。
(2)东原:熊耳山之东麓。
(3)汉故宫:即汉光武庙。
(4)登临犹记往年同:回忆兴定元年丁丑(1217)中秋日与刘景玄等友人燕集赋诗事。刘景玄题为《中秋日同辛敬之魏邦彦马伯善麻信之元祐之燕集三乡光武庙诸君有诗昂霄亦继作》:“积甲原头汉闷宫,登临还喜故人同。迢迢万里乾坤眼,凛凛千年草木风。今古消沉诗句里,河山浮动酒杯中。极知胜日须轰饮,更待银盘上海东。”元好问作《秋日载酒光武庙》:“美酒良辰邂逅同,赤眉城北汉王宫。百年星斗归天上,万古旌旗在眼中。草木暗随秋气老,河山长为昔人雄。一杯径醉风云地,莫放银盘上海东。”
(5)底事:何事。
(6)解道:能够写出。
(7)河山浮动酒杯中:指面对山河宴饮抒怀。该句为刘景玄所作《中秋日同辛敬之魏邦彦马伯善麻信之元祐之燕集三乡光武庙诸君有诗昂霄亦继作》中诗句。
(8)存没:生与死,此指沉浮于世。
(9)悠悠:遥远无穷尽。
(10)三十载:指兴定元年丁丑(1217)至蒙古乃马真后三年甲辰(1244)其间相距27年,这里举其整数。
(11)谁会:谁能理解。
(12)白头孤客:词人自称。
(13)书空: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14)黄土英雄: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史称刘秀为中兴之祖。黄土,坟墓。
(15)萧寺:即佛寺。因南朝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故人称佛寺为萧寺。这里指汉光武庙。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元好问的诗
相关推荐
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溪
把酒花前欲问溪,问溪何事晚声悲?名利往来人尽老,谁道,溪声今古有休时。
且共玉人斟玉醑,休诉,笙歌一曲黛眉低。情似长溪长不断,君看,水声东去月轮西。
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
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
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定风波·水仙
翠带仙仙云气凝,玉盘金露泻金精。最是夜深人入定,相映。满窗凉月照娉婷。
雪霁江天香更好,缥缈。凌波难记佩环声。一枕游仙轻似絮,无据。梦魂空绕数峰青。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定风波·莫倚能歌敛黛眉
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
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定风波·重阳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定风波·暮春漫兴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定风波·为有书来与我期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
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