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宋代〕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作品简介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此诗咏水仙,首联由水仙联想到凌波仙子;颔联写仙子化花;颈联写水仙娇柔芳姿,品类高雅清洁;尾联表现睹花思人,归结到从沉溺感情中求得解脱的要求。全诗前六句写出了水仙花出尘脱俗的仙姿、洁白素雅的花色、淡雅的清香和俊逸高雅的神韵,后两句来个陡峭的转折,在强烈的反差中体现出参差变幻之美,进而表现了作者的精神追求。

创作背景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此诗是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黄庭坚奉召东归,路过沙市过冬时所作。黄庭坚被卷入新旧党的斗争后,曾贬谪四川的黔州(治所在今彭水)、戎州(治所在今宜宾)数年,五十一岁时,奉召自四川回到湖北,乞知太平州(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在荆州(治所在今江陵)沙市候命。这年冬天,作者在沙市写了四题有关水仙花的诗,以这首诗最有有名。

翻译注释

翻译

凌波仙子尘土沾上罗袜,在水上轻盈地踏着微月。

是谁招引来着断肠的惊魂,种成了寒花寄愁绝。

形体素洁、蕴含芳香欲倾城,山矾是她的弟弟梅是兄。

我独坐相对真是个被花恼,出门一笑但见大江横。

注释

(1)凌波仙子生尘袜:借用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描写,把水仙比作在月下水上行走的洛神。

(2)微月:任渊注:「盖言袜如新月之状」,这说得通。

(3)断肠魂:悲伤的灵魂。这句是说,是谁把洛神的断肠魂招来,变成冬天开放的水仙花,来寄托她深深的愁恨。

(4)体素:指质地素洁,形容水仙花很素雅。

(5)倾城:美丽得可使一城人都为之倾倒。语出《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6)山矾是弟梅是兄:说梅花开在水仙花之前,故称兄。山矾:本名郑花,春天开小白花,极香,叶可以染黄,黄庭坚因其名太俗,改为山矾。

(7)真成:真个是。

(8)恼:撩拨。

全文拼音版

wángchōngdàosòngshuǐxiānhuāshízhīxīnránhuìxīnwèizhīzuòyǒng
língxiānzishēngchénshuǐshàngqīngyíngwēiyuè
shìshuízhāoduànchánghúnzhǒngzuòhánhuāchóujué
hánxiāngqīngchéngshānfánshìméishìxiōng
zuòduìzhēnchéngbèihuānǎochūménxiàojiānghéng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江西诗派,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其诗奇崛瘦硬,词亦清旷,代表作《登快阁》《寄黄几复》等。书法独树一帜,为“宋四家”之一。仕途坎坷,晚年屡遭贬谪。艺术追求“不俗”境界,诗书画均对后世影响深远,堪称宋代文化巨匠。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王风·大车

〔先秦〕诗经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王氏能远楼

〔元代〕范梈

游莫羡天池鹏,归莫问辽东鹤。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请君万酒勿少留,为我痛酌王家能远之高楼。

醉捧勾吴匣中剑,斫断千秋万古愁。

沧溟朝旭射燕甸,桑枝正搭虚窗面。

昆仑池上碧桃花,舞尽东风千万片。

千万片,落谁家?愿倾海水溢流霞。

寄谢尊前望乡客,底须惆怅惜天涯。

王风·葛藟

〔先秦〕诗经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王风·兔爰

〔先秦〕诗经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王风·中谷有蓷

〔先秦〕诗经

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暵其脩矣。有女仳离,条其歗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王风·君子于役

〔先秦〕诗经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王戎不取道旁李

〔宋代〕佚名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安石赠太傅

〔宋代〕苏轼

敕:朕式观古初,灼见天命。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

具官王安石,少学孔孟,晚师瞿聃。罔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秕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属熙宁之有为,冠群贤而首用。信任之笃,古今所无。方需功业之成,遽起山林之兴。浮云何有,脱屣如遗。屡争席于渔樵,不乱群于麋鹿。进退之美,雍容可观。

朕方临御之初,哀疚罔极。乃眷三朝之老,邈在大江之南。究观规摹,想见风采。岂谓告终之问,在予谅暗之中。胡不百年,为之一涕。於戏!死生用舍之际,孰能违天?赠赙哀荣之文,岂不在我!宠以师臣之位,蔚为儒者之光。庶几有知,服我休命。

王孙信·调陈萃叟

〔宋代〕辛弃疾

有得许多泪。又闲却、许多鸳被。枕头儿、放处都不是。旧家时、怎生睡。

更也没书来,那堪被、雁儿调戏。道无书、却有书中意。排几个、人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