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飞伯劳歌

〔南北朝〕萧衍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作品简介

《东飞伯劳歌》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根据民歌改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被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在《乐府诗集》中该诗被归为古辞,但王夫之《古诗评选》,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胡应麟《诗菽·内篇》及陆时雍《诗镜总论》等选诗和评诗诸家都认为是萧衍所做 。诗歌描写一个男子恋慕一个少女的心曲。上句用伯劳与燕子的分飞来比喻情人之间的分离;下句用牵牛、织女隔河相望的典故,比喻与所爱的人可望而不可即。

创作背景

萧衍到39岁继承帝位,前后将近二十年时光,萧衍都是漂泊四方,出入西邸,辗转江南。从这首诗的风格和比兴意境来看,如果说它确定为萧衍所做的话,可以认为是他出任雍州之前的作品,不太像他在位48年间,身居深宫时期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伯劳东飞燕子西去,黄姑和织女时而相见。

门前是谁家的女儿蹲坐住门前,她的美丽倩影投照在里屋。

皎浩的月光透过窗牖,照耀在女子的帷帐上,屋内飘散着脂粉的芳香。

女子今年将要十五六岁,身材窈窕,容颜如玉,洁白美丽,无与伦比。

但三春已经过去,日暮时分花朵都已凋零,女儿虽然可爱,但尚没有夫家,这般美丽又有谁爱怜呢?

注释

(1)伯劳:鸟的一种,属雀形目,伯劳科。除西藏无记录外,遍布全国。

(2)黄姑:牵牛星。

(3)发艳:艳光照人。

(4)闾:乡里。

(5)牖:窗户。

(6)明光:阳光。

(7)绮箔:帷幔。

(8)三春: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全文拼音版

dōngfēiláo
dōngfēiláo西fēiyànhuángzhīshíxiāngjiàn
shuíjiāérduìménkāiyányànzhào
nánchuāngběiyǒuguàmíngguāngluówéizhīfěnxiāng
érniánshíliùyǎotiǎoshuāngyán
sānchūnhuācóngfēngkōngliúliánshuítóng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人。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出生在秣陵(今南京),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因为拥立齐明帝萧鸾有功,当上了中书侍郎。公元502年(南齐中兴二年),代齐和帝自立。博学能文,勤政爱民。长于文学,有才子之名,是“竟陵八友”之一,精通琴、棋、书、画,还能亲自动手制作、改良乐器,是个不错的调音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

萧衍的诗

相关推荐

东坡

〔宋代〕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东屯北崦

〔唐代〕杜甫

盗贼浮生困,诛求异俗贫。

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

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

远山回白首,战地有黄尘。

东风齐著力·电急流光

〔清代〕纳兰性德

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箫。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蒲萄。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

东溪

〔宋代〕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唐代〕高适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东流道中

〔宋代〕王质

山高树多日出迟,食时雾露且雰霏。

马蹄已踏两邮舍,人家渐开双竹扉。

冬青匝路野蜂乱,荞麦满园山雀飞。

明朝大江送吾去,万里天风吹客衣。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唐代〕岑参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

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

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

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