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感赋
黄鹤楼高不可登,楚哀湘怨思难胜。
黄鹤蹁跹杳何处,楼空惆怅江流去。
江流滚滚绕山腰,大别岧嶤秋气高。
万家废井迷烟树,夹岸征尘卷暮涛。
风高万顷来云梦,叠叠群峦岌摇动。
飞帆忽蔽夕阳来,惊烽遥起骚人恸。
劝君吊古漫沾衣,劝君怀仙早息机。
黄鹤楼高登不得,羁心一片忆将归。
登黄鹤楼感赋拼音版
作品简介
《登黄鹤楼感赋》是清代诗人石涛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抒情诗描述了诗人当时登上黄鹤楼时的思乡而不能归去的无可奈何。
创作背景
七言古风《登黄鹤楼感赋》写于1662年(康熙壬寅,即康熙元年)深秋,时三十一岁。
作者介绍
相关诗文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次韵
几年不到层楼上,此日重修喜落成。
细雨城中车马迹,夕阳江上棹歌声。
晴川芳草诗应好,玉笛梅花兴独清。
一目乾坤万馀里,开筵宁厌酒重行。
黄鹤楼联
黄鹤飞来复飞去;白云可杀不可留。
黄鹤楼
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千载倚江城。
碧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骋望,草芳南浦遍离情。
登临一晌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黄鹤楼
飞阁枕江皋,仙人跨海鳌。
潮回留岸阔,云去见天高。
春色看晴树,秋风鼓夜涛。
登临开远眺,长啸五陵豪。
登黄鹤楼
谁知地老天荒后,犹得重登黄鹤楼。
浮世已随尘劫换,空江仍入大荒流。
楚王宫殿铜驼卧,唐代仙真铁笛秋。
极目苍茫渺何处,一瓢高挂乱云头。
登黄鹤楼和张无伪韵
黄鹄矶头楚水涯,层楼高敞接烟霞。
偶然白发间吹笛,已是青门老种瓜。
墓雨荒台空说梦,扁舟逐客竟忘家。
古今都付东流去,倚槛无言看浪花。
癸卯秋大军围武昌予极欲一登黄鹤楼不数日复命还建业莫遂所怀乃赋七言以寄予兴
武昌城头黄鹤楼,爽垲迥挹西南州。
嶓江岷江於此合,古人今人无限游。
天际一帆悬宿雨,云边万木下高秋。
赋诗横槊慷慨事,笑指阑干近斗牛。
秋日同总镇二公饮黄鹤楼三首·其二
高楼骋望楚天宽,千古閒情一倚阑。
黄孟史家称最孝,孙刘王业恨偏安。
休怜往事成翻掌,且对秋风一正冠。
说与幽人应愧杀,渔歌遥起蓼花滩。
黄鹤楼寄怀汪氏兄弟
澹云微雨登高楼。今昔悠悠万斛愁。
昨夜西风捲林雾,苍茫一览江天秋。
五载重游汉江渚,解佩当年偕稚齿。
白水心肠不改初,青山面目浑犹是。
男儿未具封侯骨。埋首禅巢复诗窟。
题诗空忆鹤千年,点石难酬金十笏。
明珠荆璞人不识。古月好花那抛得。
浮躯七尺蒿与蓬,酒怀空吸春江色。
到眼繁华付雪泥。江头芳草碧凄凄。
日暮晴川隔烟水,笛声吹度海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