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泉

〔唐代〕储嗣宗

香味清机仙府回,萦纡乱石便流杯。

春风莫泛桃花去,恐引凡人入洞来。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泉拼音版

máoshāngāoshíshānzhōngshǒu··shānquán
xiāngwèiqīngxiānhuíyíngluànshí便biànliúbēi
chūnfēngfàntáohuākǒngyǐnfánréndònglái

作者介绍

储嗣宗(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约为唐穆宗至唐宣宗时期(9世纪中叶)人。籍贯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是大历年间著名诗人储光羲的曾孙。他与诗人顾非熊友善,且诗风受王维、储光羲一脉影响,擅长描写幽静的山林景色,语言清新自然,属山水田园诗派之余响。因身处晚唐,其诗亦常流露孤寂淡漠之情。《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四十首。事迹略见于《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储嗣宗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天台山中偶题

〔宋代〕释祖可

伛步入萝径,绵延趣最深。

僧居不知处,彷佛清磬音。

石梁邀屡度,始见青松林。

谷口未斜日,数峰生夕阴。

凄风薄乔木,万窍作龙吟。

摩挲绿苔石,书此慰幽寻。

侍辂院叔过山庐意行甚适夜过半乃知醉卧山中而亲友或去或留因借渊明时运暮春篇一笑·其一

〔元代〕牟巘

宿戒亲友,蓐食诘朝。携幼偕往,历览江郊。

鸣吭在谷,时云在霄。灼灼桃华,青青麦苗。

且行且扶,且憩且濯。桥有危蹑,湖有遐瞩。

古人惜春,常苦不足。又一月多,何如其乐。

狷者隐沦,狂者咏沂。千载彭泽,异致同归。

匪怨匪荒,天趣发挥。大阮静渊,心慕以追。

暑嬉我林,夕偃我庐。或醉或逃,听客所如。

林堕片月,室耿残壶。一笑成诗,良非起予。

送张介归山中

〔宋代〕刘敞

君归湖上山,寄傲白云间。

岩树定未改,春条应可攀。

曾随太守荐,近揖上公还。

知子不贪贵,令人思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