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诗·其二

〔清代〕包彬

探幽兴不穷,路转寺门右。

雨余山路湿,侧足敢驰骤。

崆峣千人岩,鬼工为琢镂。

初进坳堂形,气暖若含酎。

其旁窅冥冥,惟闻阴风吼。

缘壁伛偻行,踣前惊踬后。

怪石骇心魂,仰面石齿斗。

此境难久留,出险神犹瞀。

僧移茗具来,掬泉敢浮沤。

茶烟袅孤细,微有白云逗。

石花点新绿,气与涧芳糅。

幽鸟啼一声,林际残阳漏。

缓步归山房,暝色敛群岫。

龙山诗·其二拼音版

lóngshānshī··èr
tànyōuxìngqióngzhuǎnményòu
shān湿shīgǎnchízhòu
kōngyáoqiānrényánguǐgōngwèizuólòu
chūjìnàotángxíngnuǎnruòhánzhòu
pángyǎomíngmíngwéiwényīnfēnghǒu
yuánlóuxíngqiánjīngzhìhòu
guàishíhàixīnhúnyǎngmiànshí齿chǐdòu
jìngnánjiǔliúchūxiǎnshényóumào
sēngmíngláiquángǎnōu
cháyānniǎowēiyǒubáiyúndòu
shíhuādiǎnxīn绿jiànfāngróu
yōuniǎoshēnglíncányánglòu
huǎnguīshānfángmíngliǎnqúnxiù

相关诗文

龙蛇歌

〔先秦〕佚名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

五蛇从之,为之承辅。

龙返其乡,得其处所。

四蛇从之,得其露雨。

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

龙潭夜坐

〔明代〕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龙赋

〔宋代〕王安石

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惟不可见,所以莫知其乡;惟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

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则常出乎害人,而未始出乎害人,夫此所以为仁。为仁无已,则常至乎害己,而未始至乎丧己,夫此所以为智。

止则身安,曰惟知几;动则物利,曰惟知时。然则,龙终不可见乎,曰:与为类者常见之。

龙山雪

〔明代〕张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

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

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龙湖

〔明代〕袁宗道

龙湖一云龙潭,去麻城三十里。万山瀑流,雷奔而下,与溪中石骨相触,水力不胜石,激而为潭。潭深十余丈,望之深青,如有龙眠,而土之附石者,因而夤缘得存。突兀一拳,中央峙立,青树红阁,隐见其上,亦奇观也。

潭右为李宏甫精舍,佛殿始落成,倚山临水,每一纵目,则光、黄诸山,森然屏列,不知几万重。

余本问法而来,初非有意山水,且谓麻城僻邑,常与孱陵、石首伯仲,不意其泉石幽奇至此也。故识。癸巳五月五日记。

龙冈漫兴五首·其一

〔明代〕王守仁

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

心在夷居何有陋,身虽吏隐未忘忧。

春山卉服时相问,雪寨蓝舆每独游。

拟把犁锄从许子,谩将弦诵止言游。

龙冈漫兴五首·其四

〔明代〕王守仁

卧龙一去亡消息,千古龙冈漫有名。

草屋何人方管乐,桑间无耳听咸英。

江沙漠漠遗云乌,草木萧萧动甲兵。

好共鹿门庞处士,相期采药入青冥。

龙冈漫兴五首·其三

〔明代〕王守仁

路僻官卑病益闲,空林惟听鸟间关。

地无医药凭书卷,身处蛮夷亦故山。

用世谩怀伊尹耻,思家独切老莱斑。

梦魂兼喜无余事,只在耶溪舜水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