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续短歌》是唐代诗人李贺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抒发了诗人郁愤难平的情怀,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寻求仕进的要求。全诗在立意和表现方法的运用上,都与《离骚》很相似。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情绪融化在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意境中,含蓄隽永,优美动人,颇得《离骚》的神髓。
长歌续短歌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写长歌把我的衣襟磨破,吟短诗使我的白发脱落。
谒见秦王没有机缘,日夜焦虑我心中烦热。
喝口壶中酒,聊以解渴,拔把垅头谷,暂充饥饿。
四月将尽,千里大地一片绿色,自己却贫困潦倒,不由人感到凄凉难过。
夜幕中峰峦起伏重叠,明亮的月光却只向谷底照射。
我来来回回沿着石崖寻觅,可它又在高峰之外不可捉摸。
自己终不得与其共事,歌成而头发早已变白。
注释
(1)长歌续短歌:题目从古乐府《长歌行》、《短歌行》化出。
(2)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互文的修辞手法,长歌短歌,唱破衣襟,吟断白发。
(3)秦王:指唐宪宗。宪宗当时在秦地,所以称为秦王。
(4)旦夕:日日夜夜。
(5)内热:内心急躁而炽热。
(6)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此二句比喻诗人如饥似渴地思念唐宪宗。陇头:田间地头。
(7)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因为困顿潦倒,看到初夏万物茂盛,更加自感凄凉。
(8)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这两句的意思为:夜峰罗列,月光照耀在落石下,不及他处。比喻君恩被群小阻隔。离离:重叠、罗列的样子。明月:比喻唐宪宗。
(9)裴回:即“徘徊”,彷徨不进貌。
(10)之:代词,代指唐宪宗。
(11)鬓先改:鬓发已经变白。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贺的诗
相关推荐
长命女·春日宴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长干行·其四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长相思·花似伊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
记烧烛、雁门高处。积雪封城,冻云迷路。添尽香煤,紫貂相拥夜深语。苦寒如许。难和尔、凄凉句。一片望乡愁,饮不醉、垆头驼乳。
无处,问长城旧主,但见武灵遗墓。沙飞似箭,乱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且莫吊沙场,收拾秦弓归去。
长干行二首·其二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长相思·游西湖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长安早春
旭日朱楼光,东风不惊尘。
公子醉未起,美人争探春。
探春不为桑,探春不为麦。
日日出西园,只望花柳色。
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
长相思·云一緺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长歌行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
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
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长生乐·阆苑神仙平地见
阆苑神仙平地见,碧海架蓬瀛。洞门相向,倚金铺微明。处处天花撩乱,飘散歌声。装真筵寿,赐与流霞满瑶觥。
红鸾翠节,紫凤银笙。玉女双来近彩云。随步朝夕拜三清。为传王母金箓,祝千岁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