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

〔宋代〕范成大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作品简介

《春晚》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抒情诗深沉婉曲,寓愤世之情于暮春之景。描写景物,不作精雕细刻,意会即止;描写心境,也只略现迹象,巧妙用典,使情意表达委婉含蓄。

创作背景

《春晚》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年)春。淳熙五年六月,范成大参知政事仅两个月,便因与孝宗政见不合而落职,回到故乡吴县,于是诗人怀着难遇明主想要隐退的心情写下了这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荒芜的园子冷落凄清, 我懒得去寻游观赏;燕子翻飞黄莺欢叫,全不管别人心情怎样。

白天愈来愈长,正好在窗下多睡一会儿; 酒樽前花儿已经凋谢,激不起诗的联想。

我久已老(梦不见周公),只落得两鬓蓬乱;弃官回乡吧,跟一竿钓丝相傍。

可以想见竹篱东面,春水已经涨满;柳丝低垂的岸边,小船儿正孤单地摇晃。

注释

(1)追随:追寻赶趁。

(2)各自私:这里是说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

(3)樽:这里指酒樽。

(4)不供诗:不能提供诗的题材,不能激发诗情。

(5)吾衰久矣:《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里说“吾衰久矣”,委婉地表示了对当今久无周公这样的明主圣人的慨叹。

(6)蓬鬓:鬓发蓬乱,是失志、失宠之态。鲍照《拟行路难》:“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

(7)归去来兮:陶潜有《归去来兮辞》表达弃官归田的心态。

(8)篱东:隐指隐居之地。陶潜《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9)春涨动:春水开始增涨。春季涨水叫春涨。

全文拼音版

chūnwǎn
huāngyuánxiāolǎnzhuīsuíyànyīng
chuāngxiàchángduōshuìzūnqiánhuālǎogōngshī
shuāijiǔshuāngpéngbìnguīláidiào
xiǎngjiàndōngchūnzhǎngdòngxiǎozhōubànliǔchuí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题材广泛,田园诗清新自然,如《四时田园杂兴》展现农家生活;爱国诗慷慨沉郁,如《州桥》暗含故国之思。官至参知政事,晚年退居石湖。诗风平易晓畅而意蕴深厚,兼具现实主义与人文关怀,对后世影响深远。

范成大的诗

相关推荐

春日郊外

〔宋代〕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馀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春日独酌二首·其二

〔唐代〕李白

我有紫霞想,缅怀沧州间。

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

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

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

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颜。

春梦

〔唐代〕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雨

〔唐代〕窦群

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

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

春日田园杂兴

〔宋代〕连文凤

老我无心出市朝,东风林壑自逍遥。

一犁好雨秧初种,几道寒泉药旋浇。

放犊晓登云外垄,听莺时立柳边桥。

池塘见说生新草,已许吟魂入梦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