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芸斋淅淅掩霜寒,别酒青灯语夜阑。
寂静的书斋凉风淅淅,四处铺散着秋霜的清寒,青灯下面斟饮这离别苦酒,话语缠绵怎顾那夜尽更阑。
生女便知聊寄托,中年尤觉感悲欢。
生下女儿,便知是在娘家暂且寄寓,人到中年,却终究更感慨离合悲欢。
松间小草栽培稳,掌上明珠弃掷难。
你好比松间的小草,我总算把你栽培在稳妥的地方,你又像掌上的明珠,我抛下你该有多么困难。
明日缑山东畔路,野夫怀抱若为宽。
明天,你将在缑山东畔分手上路,叫我这山野田夫怎能心宽。
注释
(1)程女:就是嫁给程氏的女儿,指元好问的长女元真,十八岁时嫁给程思恩。
(2)芸斋:即书斋。芸,芸香,菑(zì)、叶、花都有特殊香气,因其能辟除书籍中的蠹(dù)虫,书房中常有此物,因此古人又称书斋为芸斋。
(3)淅淅:风声。
(4)掩霜寒:闭门挡住寒气袭来。
(5)别酒:离别的酒席。
(6)青灯:古时点莱油灯,灯光青荧,因而得名。
(7)语夜阑:即“语于夜阑”,意思是千叮万嘱,说到天快亮了。阑(lán),残尽,将尽。
(8)生女便知聊寄托:旧时认为,女儿是夫家的人,因而出嫁前不过是暂且寄托在娘家而已。聊寄托, 暂且寄托,因为女儿迟早要嫁出去,故云。
(9)中年尤觉感悲欢:据《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东晋人谢安告诉王羲之说,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对哀凄之事特别容易伤感,每次与亲友别离,都一连几天心里不舒服。诗人借用谢安语意,表达诗人不忍与女儿分别的心情。
(10)松间小草:用来比喻女儿。
(11)栽培稳:谓女儿嫁到婆家算是安顿好了。
(12)掌上明珠:喻极受珍爱的女儿元真。
(13)弃掷难:不忍心把女儿送出家门。
(14)缑山: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南、登封东北,大概是元真出嫁所经之路。
(15)野夫:乡野之人,此诗人自谓。是时,遗山寓居嵩山躬耕,故云。
(16)若为:如何,怎能。
(17)宽:宽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