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老斋

〔宋代〕苏辙

久无叩门声,啄啄问何故?

田中有人至,昨夜盈尺雨。

作品简介

《遗老斋》是北宋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写作者的隐居生活,前两句说自己隐居后响起了一阵敲门声,询问僮仆;后两句写僮仆回答乡下来人敲门和作者的反应。这首小诗写得富有新鲜感,富有生气。

创作背景

苏辙晚年由于蔡京当权,便辞官退居,隐居在许州(今河南许昌),自号“颍滨遗老”,并以“遗老”作为自己的斋名,表示坚决不闻政事,他在家“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宋史》),直到去世。《遗老斋》这首诗即是此时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我早已与人们断绝来往,没有人再来敲门;可今天是谁把门敲个不停?到底有什么事发生?

僮儿向我报告:乡下有人来说,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用不着再为旱情担心。

注释

(1)啄啄:敲门声。一作“剥啄”。

(2)盈尺:一尺多,形容雨下得很大。

全文拼音版

lǎozhāi
jiǔkòuménshēngzhuózhuówèn
tiánzhōngyǒurénzhìzuóyíngch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兄苏轼同登嘉祐二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其文以策论见长,风格冲和澹泊,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等。诗作清新自然,晚年尤工。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屡遭贬谪。政治主张稳健,史学造诣深厚,曾参与修撰《神宗实录》。著有《栾城集》《诗集传》等,其文学成就与苏轼并称"二苏",为北宋文坛重要代表人物。

苏辙的诗

相关推荐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宋代〕王沂孙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浪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消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骊山歌

〔宋代〕李廌

君门如天深九重,君王如帝坐法宫。

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

复道连云接金阙,楼观隐隐横翠红。

林深谷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

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

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虚市变。

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花人不扫。

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

可怜吴楚两醯鸡,筑台未就已堪悲。

长杨五柞汉幸免,江都楼成隋自迷。

由来流连多丧德,宴安鸩毒因奢惑。

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送刘昱

〔唐代〕李颀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晋灵公不君

〔先秦〕左丘明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

草堂

〔唐代〕杜甫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

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

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

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

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

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

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

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

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

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

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

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

国家法令在,此又足惊吁。

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

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不忍竟舍此,复来剃榛芜。

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

飘摇风尘际,何地置老夫。

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

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