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叹》是宋代书法家、文学家黄庭坚所作的一首杂言古诗,此诗先描写震灾以及水灾后,百姓无家可归的景象;接着诗人用“尧汤水旱”“讳疾忌医”等典故,认为赈济灾荒,救民于水火要未雨绸缪,表现了作者爱国忧民的情怀。全诗情感深沉,用典恰切。
流民叹
朔方频年无好雨,五种不入虚春秋。
迩来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鳌复戴三山游。
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定随洪流。
地文划劙水觱沸,十户八九生鱼头。
稍闻澶渊渡河日数万,河北不知虚几州。
累累襁负襄叶间,问舍无所耕无牛。
初来犹自得旷土,嗟尔後至将何怙。
刺史守令真分忧,明诏哀痛如父母。
庙堂已用伊吕徒,何时眼前见安堵。
疏远之谋未易陈,市上三言或成虎。
祸灾流行固无时,尧汤水旱人不知。
桓侯之疾初无证,扁鹊入秦始治病。
投胶盈掬俟河清,一箪岂能续民命。
虽然犹愿及此春,略讲周公十二政。
风生群口方出奇,老生常谈幸听之。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宋神宗初年,河北各地年年发生旱灾、水灾、地震。作者在叶县任上看到灾民拖家带口逃难的悲惨情景,内心被强烈地触动。《流民叹》这首写地震灾害的歌行,约作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
翻译注释
翻译
北方几年来没有下过好雨,春秋两季,五谷颗粒无收。
近来,大地在半夜忽然震动,好像那些巨鳌又头顶着三座大山在海上游冲走。
地震摧毁房屋,压死老弱。人们呼救的声音还未停,一下子又被洪水冲走。
大地断裂,波浪翻滚,人们十有八九失去了宝贵的性命。
听说在澶渊地区,每日有几万人渡过黄河南下。河北不知有多少州那空无人烟。
逃难的人络绎不绝,都扶老携幼来到襄城叶县之间。要住无屋,要耕无牛。
早到此地的人还能得到荒地耕种,唉,你们后到的人又能靠什么度日呢?
当地的官吏尽力办事,为皇帝分忧。皇帝下了诏令,对百姓的受灾表示哀痛,像父母一样关心他们。
朝廷已任用伊吕这类人,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安定平和?
像我的阔略的救灾计划,献上去是不会被采纳的。即使采用被人们传布开来,也早就歪曲变样了。
灾祸的流行,是没有确定的时刻的。唐尧时的水灾,商汤时的早灾,人们都不能预知。
齐桓侯的病,起初是没有症状的,等扁鹊到秦国去了,才开始治病,那就迟了。
现在的措施,好比将一把胶投到黄河中,等河水澄清。极少的饭食,哪里救得了如此多灾民的命啊?
尽管如此,还希望能赶得及在今年春天,制定出一个切实有效的救灾办法。
让大家议论起来,提出妤办法。就算这是老生常谈,也希望上边能好好听一下。
注释
(1)朔方:北方。
(2)五种:即黍、稷、菽、麦、稻五种谷物,此泛指粮食。
(3)虚春秋:虚度春秋。
(4)巨鳌复戴三山游:传说渤海之东有无底深谷,中有五山,互不相随波上下往还,天帝命禹强使巨鳌十五,轮流举首而戴之,五山始峙。
(5)地文:地面的形状(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类)。
(6)划劙:分割,割裂。
(7)觱沸:水翻涌的样子。
(8)澶渊:州名,故址在今河南汉阳县西面,当时与地之州、州同属河北东路。
(9)累累:一个接一个,接连不断。
(10)嗟:叹。
(11)尔:你们。
(12)怙:依赖。
(13)刺史:州郡行政长官。
(14)守:大宋,宋代太守非正式官名,但仍习称知府、知州为太守。
(15)令:知县。
(16)庙堂:朝廷。
(17)伊吕徒:伊吕这类人,指辅佐君王、主持国政的大臣。伊指伊尹,吕是吕望,为商初、周初的宰辅。
(18)疏远:粗疏,不切实际。此为作者自谦。
(19)尧汤水旱:出自《汉书·食货志》:“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
(20)知:预知。
(21)桓侯之疾初无证,扁鹊入秦始治病:意谓对于灾害,应防患于未然。证,征兆。
(22)盈掬:即满捧。掬,用双手捧取。
(23)俟:等待。
(24)虽然:虽然这样,但是。
(25)及:趁着。
(26)风生群口:群口生风,大家议论热烈。
(27)出奇:议论风生,必将有奇谋迭出。
(28)幸听之:幸愿得被采纳。幸,希望。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流莺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流夜郎赠辛判官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流民
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
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
得罪岂怨天,以愚陷网目。
鲸鲵未翦灭,豺狼屡翻履。
悲作楚地囚,何日秦庭哭。
遭逢二明主,前后两迁逐。
去国愁夜郎,投身窜荒谷。
半道雪屯蒙,旷如鸟出笼。
遥欣克复美,光武安可同。
天子巡剑阁,储皇守扶风。
扬袂正北辰,开襟揽群雄。
胡兵出月窟,雷破关之东。
左扫因右拂,旋收洛阳宫。
回舆入咸京,席卷六合通。
叱咤开帝业,手成天地功。
大驾还长安,两日忽再中。
一朝让宝位,剑玺传无穷。
愧无秋毫力,谁念矍铄翁。
弋者何所慕,高飞仰冥鸿。
弃剑学丹砂,临炉双玉童。
寄言息夫子,岁晚陟方蓬。
流夜郎题葵叶
惭君能卫足,叹我远移根。
白日如分照,还归守故园。
流夜郎闻酺不预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
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
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
砯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
龙怪潜溟波,候时救炎旱。
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
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
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
绀殿横江上,青山落镜中。
岸回沙不尽,日映水成空。
天乐流香阁,莲舟飏晚风。
恭陪竹林宴,留醉与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