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春分后雪

〔宋代〕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作品简介

《癸丑春分后雪》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表露了贬官对于圣上和权臣的不满和幽怨,抱怨他们耍阴谋迫害善良。

创作背景

宋神宗赵顼熙宁六年(1073)春分(3月14日)后的一场雪,时苏轼左迁杭州通判。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稀里糊涂地卷入了变法,被纳入守旧派中,由于新旧两种势力的激烈争斗,变法运动就演成了党派之间的群斗,甚至发展到诬陷攻击、栽赃陷害的程度。苏轼清醒地看到,如果继续这样混战下去,必将重蹈庆历覆辙,于是主动上书朝廷,要求贬官杭州,这当然也是新派求之不得的事情。在熙宁三年,苏轼便出任了杭州通判。

翻译注释

翻译

过了春分后下雪回省来确实少见,半开的桃花也经受不起雪的威力。

桃花应该惭愧自己见识短浅,只能化作柳絮随风而飞。

捉摸不定的东方之神本来就是如此,还又巧发阴谋暗设机关摧残桃花。

从今老天爷操纵的阴晴冷暖也难以预料,即使在已经暖和的时候也要准备御寒衣物。

注释

(1)入:过了。

(2)省:回省。

(3)稀:少,少见。

(4)不胜威:经不起(春雪)的威力。

(5)应惭落地梅花识:(桃花)和梅花相比应该惭愧自己见识短浅。

(6)不分东君:不分:不按常规行事,令人难以预料。东君:主宰东方之神,暗指王安石等改革派。

(7)故将:却又。

(8)阴机:阴谋、机关。

(9)造物:创造万物的天神,暗指皇帝。

全文拼音版

guǐchǒuchūnfēnhòuxuě
xuěchūnfēnshěngjiànbànkāitáoshèngwēi
yīngcánluòméihuāshíquèzuòmàntiānliǔfēi
fēndōngjūnzhuānjiéjiāngxīnqiǎoyīn
cóngjīnzàoyóunánliàogèngnuǎnliú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魏晋〕陶渊明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

〔金代〕元好问

【其一】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其二】

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

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

【其三】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魏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

〔魏晋〕陶渊明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

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草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