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影

〔清代〕曹雪芹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作品简介

《菊影》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十八回,是小说人物史湘云所作菊花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主要是描写菊花的影子,诗的前半部分围绕着光与影的关系描写,融情于景;后半部分借景生情,抒情色彩有所加强。该诗采用咏物为主,写人为辅的手法,借菊影的朦胧之美,从侧面抒发了史湘云所追求的幸福生活的虚无,暗示了史湘云的人生希望,终究是一场空。

创作背景

《菊影》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大观园题咏以后,经过海棠诗会,到菊花诗会,这段时间看起来还是大观园的“太平盛世”,但正统与异端的激烈搏斗;嫡庶之间的生死相争,已经连续发生。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年轻一代,在这座实际是危机四伏的“乐园”里,赏花饮酒,而衰亡的预感,也正在侵袭着他们的享乐生活。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菊影》是湘云艰难的现实处境和乐观心态的反映。她父母早逝,依附于叔父家中,而婶母待她非常不好,常常要她终日劳作。史湘云借《菊影》描述自己想要追求幸福生活,但是在现实中却像影子一样是虚幻的。

翻译注释

翻译

日光下菊花影子叠叠又重重,不知不觉地移动在庭院之中。

隔窗的灯光描画出远近菊影,月光透过篱笆罩住花影玲珑。

菊花留下影象灵魂也应留驻,霜印菊影传神也如一梦空空。

珍惜这暗中花影切莫践踏碎,谁能醉眼迷离欣赏花影朦胧?

注释

(1)秋光:这里代指菊影。

(2)叠叠复重重:形容花叶繁茂。

(3)潜度偷移:写菊影随日光悄悄移动。

(4)窗隔疏灯描远近:意为疏淡的灯光透过窗帘,在地面上描画出远近不同的菊影。

(5)篱筛破月锁玲珑:意为竹篱如同筛子一般,把它的影子覆盖在菊影之上,看去,那些菊影仿佛被放置在玲珑的编织物当中一样。玲珑:指篱影。“锁玲珑”是“锁于玲珑”的省笔。这个画面层次感很强,很美。

(6)寒芳:代指菊花。

(7)留照:留影。

(8)魂应驻:菊魂该留在菊影之中。

(9)霜印:指菊影。

(10)梦也空:像梦一样空幻。

(11)暗香:指夜间的菊影。

(12)凭谁:凭藉什么。

(13)醉眼认朦胧:月下篱内的菊影,已是很朦胧的了,加上醉眼相认,越发朦胧。极写菊影的朦胧美。

全文拼音版

yǐng
qiūguāngdiédiéchóngchóngqiántōusānjìngzhōng
chuāngshūdēngmiáoyuǎnjìnshāiyuèsuǒlínglóng
hánfāngliúzhàohúnyīngzhùshuāngyìnchuánshénmèngkōng
zhēnchóngànxiāngxiūsuìpíngshuízuìyǎnrènménglóng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伟大的小说家,祖籍辽阳,生于南京。出身显赫的江宁织造曹家,幼年经历家族衰败,晚年贫居北京西郊。以毕生心血创作《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展现封建社会的广阔画卷,塑造了宝玉、黛玉等经典形象。作品“字字看来皆是血”,融诗、词、曲、赋于一体,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曹雪芹的诗

相关推荐

菊花

〔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代〕罗隐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菊梦

〔清代〕曹雪芹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菊花

〔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唐代〕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