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人之初,性本善。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性相近,习相远。
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
教之道,贵以专。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子不学,非所宜。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幼不学,老何为。
人小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不学,不知义。
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注释
(1)初:开始,开头。
(2)性:性格,本性。
(3)习:习惯,习性。
(4)苟:如果;假使。
(5)迁:改变。
(6)教:教育,指导。
(7)专:专心致志。
(8)宜:合适,应该。
(9)幼:年幼,小时候。
(10)琢:雕琢。
(11)器:器物,这里指成才。
(12)义:古同“仪”。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