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有赏菊饮酒的风俗习惯。开门就看见了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可为什么不送酒来,想是不知哪里是陶渊明的家。
注释
(1)九日: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2)若个:谁,哪个。唐卢照邻《行路难》诗;“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3)陶家:指晋陶渊明家。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有赏菊饮酒的风俗习惯。开门就看见了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可为什么不送酒来,想是不知哪里是陶渊明的家。
(1)九日: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2)若个:谁,哪个。唐卢照邻《行路难》诗;“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3)陶家:指晋陶渊明家。
《九日》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在这重阳佳节,家门前的菊花正盛开着。这正是陶渊明对菊饮酒的时候。陶渊明虽然家贫,还有王弘这样的达官来为他送上美酒,可是今日那些门前闹闹嚷嚷的送酒之人不绝的豪贵之家,哪有一个是可以称得上像陶渊明那样的高士呢?这是诗人在重阳节看见豪贵之家竞相馈赠邀饮,而自己这类寒士却十分冷落寂寞而发出的感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呜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彷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