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寒食

〔金代〕元好问

儿女青红笑语哗,秋千环索响呕哑。

今年好个明寒食,五树来禽恰放花。

作品简介

《壬子寒食》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出一幅山村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以及儿女绕膝嬉乐的画面,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决心不跟新统治者合作,而宁愿隐居以终老的意志。全诗音节欢快,用语平实。

创作背景

蒙古宪宗蒙哥二年(1252),六十三岁的元好问在真定(今河北正定)的鹿泉新居与家人共度寒食节。看着儿孙们活泼嬉戏,诗人心中感到了极大的快慰。于是写下了《壬子寒食》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天真的儿女们穿青戴红,蹦跳着玩耍笑语喧哗,竞相把秋千高高荡起,架上的环索响声呕哑。

今年好一个快活的寒食,五棵来禽也正放繁花。

注释

(1)壬子:这里指蒙古宪宗蒙哥二年(1252)。

(2)青红:青衿红裙。古时,男穿青襟,表示其读书人身份;女儿穿红,盛装过节。

(3)呕哑:器物相轧磨而发出的响声。

(4)明:在这里是美好、美满的意思。

(5)寒食: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日或前二日。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只吃事先预备的冷食,所以叫寒食节。

(6)五树:五棵。

(7)来禽:果树名,就是林檎(qín),春末开花,色白有红晕,果实叫沙果。因为它的果实味美,易招来禽鸟,因此叫做来禽。

全文拼音版

rénzihánshí
érqīnghóngxiàohuāqiūqiānhuánsuǒxiǎngōu
jīnniánhǎomínghánshíshùláiqínqiàfànghuā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金兴定五年进士,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潜心著述。其诗沉郁苍劲,堪称金代诗坛巨擘,《论诗三十首》系统阐述诗歌理论,《岐阳三首》写亡国之痛,感人至深。词作兼有豪放、婉约之风,《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传诵千古。编有《中州集》保存金源文献,著有《遗山集》。

元好问的诗

相关推荐

壬辰寒食

〔宋代〕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壬戌清明作

〔清代〕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壬申七夕

〔唐代〕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