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客少年场行

〔唐代〕虞世南

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声利。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

结友一言重,相思千里至。

绿沉明月弦,金络浮云辔。

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寻源博望侯,结客远相求。

少年怀一顾,长驱背陇头。

燄燄戈霜动,耿耿剑虹浮。

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

云起龙沙暗,木落雁门秋。

轻生殉知己,非是为身谋。

作品简介

《结客少年场行》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五言古诗作品,收录于《全唐诗》中。首联概括全篇之主旨,游侠的精神在“奇”,奇在其轻身重义、其士为知己者死上,奇在其“遗声利”“非是为身谋”上,与尾联相应。中篇尽叙侠客之态,承首联之“奇”而启尾联之“殉知己”“一言重”“垂一顾”“千里至”“远相求”,皆应照生情,全篇气脉流转、神情摇曳,悲壮英豪之中有清新雅致之音。

创作背景

《结客少年场行》是写游侠题材的乐府旧题,本自曹植《结客篇》:“结客少年场,抱怨洛北芒。”言少年轻生重义,结任侠之客,为游乐之场,慷慨以立功名之事。“少年场”,即是少年聚集之地。古代许多文人都具有任侠使气的情怀,运用此乐府诗题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诗篇。但是比较而言,鲍照诗多市侩气,庾信诗多闺阁气,李白也多轻浮气;刘孝威诗多谄媚气,刘绍安诗多名利气,卢照邻诗气脉偏滞,写得比较沉着浑雅的当数虞世南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韩魏多有轻生重义、为知己者死的游侠,洒脱不拘留下名利。

少年游侠者重然诺、好结交,各负凌云之志。

然而一言九鼎,一旦结交,即千里相会。

绿带缠绕在如月的弓弦上,金丝绦络住如云的马辔头。

伍子胥过着流亡乞食的生活,高渐离为欲前去刺杀秦王的荆轲击筑送行。

张骞出使西域,穷河源,游侠儿亦如博望侯怀抱赴边立功之志。

只要君王一垂顾,肝脑涂地、流血野草也在所不辞,都会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

刀光剑影映照着游侠儿矫健的身影,强弓劲弩尽显少年侠士的身手。

天山无论是冬日夏日都会飞雪,交河南北向流淌着。

云从漠北边塞升起,雁门关的秋日草木早已凋零。

游侠为知己者死,不是为自己谋名利。

注释

(1)声利:名利。南朝宋鲍照《咏史》:“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2)绿沉:浓绿色。

(3)吹箫入吴市:过着流亡乞食的生活。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从楚国逃到吴国,曾在吴国吹箫乞食。

(4)击筑游燕肆:荆轲欲前去刺杀秦王,其友高渐离在易水击筑为他送行。

(5)寻缘博望:指汉代的张骞,汉武帝命其穷黄河之源,因出使西域。

(6)陇头: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

(7)龙沙:河北喜峰口外卢龙山后的大漠,后泛指漠北边塞之地。

(8)雁门:长城上重要的关隘雁门关,在山西代县北部。

全文拼音版

jiéshàoniánchǎngxíng
hánwèiduōjiétǎngshēng
gòngjīnránnuòxīnzònghéngzhì
jiéyǒuyánzhòngxiāngqiānzhì
绿chénmíngyuèxiánjīnluòyúnpèi
chuīxiāoshìzhùyóuyān
xúnyuánwànghóujiéyuǎnxiāngqiú
shàonián怀huáichángbèilǒngtóu
yànyànshuāngdònggěnggěngjiànhóng
tiānshāndōngxiàxuějiāonánběiliú
yúnlóngshāànluòyànménqiū
qīngshēngxùnzhīfēishìwèishēnmóu

作者介绍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市)人。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曾赐爵水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世因称“虞秘监”或“虞水兴”。唐大宗尝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谥文懿。传世墨迹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旧摹墨迹本《汝南公主墓志铭》等。

虞世南的诗

相关推荐

夜月渡江

〔清代〕沈德潜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

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

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

忆旧游·登蓬莱阁

〔宋代〕张炎

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

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唐代〕韦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

〔宋代〕史达祖

倦客如今老矣,旧时不奈春何!几曾湖上不经过。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

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着春罗。枉教装得旧时多。向来箫鼓地,犹见柳婆娑。

〔明代〕徐渭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