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唐代〕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作品简介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公元815年作者被贬赴任途中对其挚友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一诗所作的深情回答。全诗结构严密紧凑,行文流畅,用典贴切自然,诗情厚重凝练,深切悲怨,动人心魄,感人肺腑,体现了作者与友人患难与共的真挚情谊。

创作背景

刘禹锡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夏初。十年前他和他的挚友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革新活动,被贬放湖湘远郡。是年正月刚得召还长安,时仅一月,因游玄都观,写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触怒权贵,又被排挤到更加荒远的岭南州郡去。而柳宗元这时也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两人同出长安南行,到衡阳分手,柳宗元作《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一诗赠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则是对柳宗元诗所作的回答。

翻译注释

翻译

被贬出京城十年后,我们二人同时接召赴京,却同时再被贬往边荒之地,同行千里渡过湘水后又不得不彼此分手了。

我虽是再次充任连州刺史,却与西汉黄霸两任颍川太守截然不同,更是自叹不如三次被贬黜的柳下惠。

想要归去的目光随着北归的大雁消失在天边,心中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猿啼。

柳州和连州有桂江相连,每当桂江向东流经连山之下时,我将和你相互凝望,低头吟诵《有所思》。

注释

(1)连州:今广东连县(连州市)。

(2)柳柳州:柳宗元。

(3)湘:湘水(湘江),在湖南。

(4)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曾两度出任地近长安的颍川太守,结果清名满天下。

(5)三黜:三贬。

(6)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柳下惠即展禽,春秋鲁人。居处曰柳下,死后谥号惠。

(7)断猿:形容猿声凄厉,闻之使人断肠。

(8)桂江:即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

(9)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

(10)有所思:古乐府篇名,汉歌十八曲之一,原诗本为情诗,这里用以喻指诗人与友人不忍离别的情状。

全文拼音版

zàishòuliánzhōuzhìhéngyángchóuliǔliǔzhōuzèngbié
guóshíniántóngzhàoxiāngqiānyòufēn
chónglínshìhuángchéngxiàngsānchùmíngcánliǔshìshī
guībìngsuíhuíyànjìnchóuchángzhèngduànyuánshí
guìjiāngdōngguòliánshānxiàxiāngwàngchángyínyǒusuǒ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他出身儒学世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风雄健豪迈,兼具哲理与民歌风味,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广为传诵。刘禹锡早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谜,但始终乐观豁达。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文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刘禹锡的诗

相关推荐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宋代〕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再次韵呈明略并寄无咎

〔宋代〕黄庭坚

夏云凉生土囊口,周鼎汤盘见科斗。

清风古气满眼前,乃是户曹报章还。

只今书生无此语,已在贞元元和间。

一夫鄂鄂独无望,千夫唯唯皆论赏。

野人泣血漫相明,和氏之璧无连城。

参军拄笏看云气,此中安知枯与荣。

我梦浮天波万里,扁舟去作鸱夷子。

两士风流对酒樽,四无人声鸟语喜。

梦回扰扰仍世间,心如伤弓怯虚弹。

不堪市井逐乾没,且愿朋旧相追攀。

寄声小掾笃行李,落日东面空云山。

再游西郊渡

〔唐代〕韦应物

水曲一追游,游人重怀恋。

婵娟昨夜月,还向波中见。

惊禽栖不定,流芳寒未遍。

携手更何时,伫看花似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