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游君山,甚为真。磪䃬砟硌,尔自为神。
遨游君山感觉很真实,大山小石个个是神祇。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如同来到王母瑶台上,金阶玉堂殿旁长灵芝。
东西厢,客满堂。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东西两厢客人全坐满,主人劝酒祈寿无尽时。
长乐甫始宜孙子。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久欢常乐适合子与孙,更愿主人寿长与天齐。
注释
(1)君山:古称湘山、洞庭山,是湖南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
(2)砟硌:山石参差不齐的样子。
(3)行觞:依次敬酒。
游君山,甚为真。磪䃬砟硌,尔自为神。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东西厢,客满堂。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长乐甫始宜孙子。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游君山,甚为真。磪䃬砟硌,尔自为神。
遨游君山感觉很真实,大山小石个个是神祇。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如同来到王母瑶台上,金阶玉堂殿旁长灵芝。
东西厢,客满堂。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东西两厢客人全坐满,主人劝酒祈寿无尽时。
长乐甫始宜孙子。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久欢常乐适合子与孙,更愿主人寿长与天齐。
(1)君山:古称湘山、洞庭山,是湖南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
(2)砟硌:山石参差不齐的样子。
(3)行觞:依次敬酒。
《气出唱三首·其三》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乐府诗,属游仙题材。此诗描绘了诗人神游仙境的奇幻景象:登临君山,访王母瑶台,见金阶玉堂、芝草丛生,宾主欢宴,共祝长生。诗中“磪䃬砟硌”以奇崛之语状山石嶙峋,“与天相守”则抒发了对永恒生命的向往。全诗想象瑰丽,语言雄健,既延续了汉代乐府游仙诗的浪漫传统,又暗含曹操作为政治家的生命哲思,在超脱尘世之表下,仍可见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底色。
此诗作于曹操晚年(约建安年间),是其《气出唱》组诗的第三首。汉末社会动荡,曹操虽位极人臣,却深感人生短暂,故常借游仙诗抒怀。诗中“王母台”“芝草”等意象源自汉代流行的神仙信仰,而“主人行觞”“长乐宜孙子”等句,则隐含对现实功业延续的期许。曹操晚年致力于稳定政权、延揽方士,此诗既是对长生幻境的描绘,亦是对“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龟虽寿》)的另一种表达,展现了乱世英雄对生命永恒的复杂心态。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阅尽天涯离别苦, 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 绿窗春与天俱暮。
待把相思灯下诉, 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雁湫之瀑烟苍苍,中条之瀑雷硠硠,匡庐之瀑浩浩如河江。
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如人侧卧一肱张。
力能撑开八万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银河霜。
我来正值连朝雨,两崖逼束风愈怒。
松涛一涌千万重,奔泉冲夺游人路。
重冈四合如重城,震电万车争殷辚。
山头草木思他徙,但有虎啸苍龙吟。
须臾雨尽月华湿,月瀑更较雨瀑谧。
千山万山惟一音,耳畔众响皆休息。
静中疑是曲江涛,此则云垂彼海立。
我曾观潮更观瀑,浩气胸中两仪塞。
不以目视以耳听,斋心三日钧天瑟。
造物贶我良不悭,所至江山纵奇特。
山僧掉头笑休道,雨瀑月瀑那如冰瀑妙。
破玉裂琼凝不流,黑光中线空明窈。
层冰积压忽一摧,天崩地坼空晴昊。
前冰已裂后冰乘,一日玉山百颓倒。
是时樵牧无声游屐绝,老僧扶杖穷幽讨。
山中胜不传山外,武陵难向渔郎道。
语罢月落山茫茫,但觉石梁之下烟苍苍、雷硠硠,挟以风雨浩浩如河江。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更衰草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
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漫写羊裙,等新雁来时系著。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