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秦太虚书

〔宋代〕苏轼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日欲裁谢,因循至今。递中复辱教,感愧益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

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但满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此书到日,恐已不及,然亦不须用冬至也。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如我辈亦不劳逼也。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此书若成,聊复相示,当有知君者,想喻此意也。

公择近过此,相聚数日,说太虚不离口。莘老未尝得书,知未暇通问。程公辟须其子履中哀词,轼本自求作,今岂可食言。但得罪以来,不复作文字,自持颇严,若复一作,则决坏藩墙,今后仍复衮衮多言矣。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顾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柑桔椑柿极多,大芋长尺余,不减蜀中。外县米斗二十,有水路可致。羊肉如北方,猪牛獐鹿如土,鱼蟹不论钱。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欲与太虚言者无穷,但纸尽耳。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子骏固吾所畏,其子亦可喜,曾与相见否?此中有黄冈少府张舜臣者,其兄尧臣,皆云与太虚相熟。儿子每蒙批问,适会葬老乳母,今勾当作坟,未暇拜书。晚岁苦寒,惟万万自重。李端叔一书,托为达之。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

作品简介

《答秦太虚书》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给秦观的一封书信,书信开头尽述“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可见作者在谪居中遭遇的种种不幸。然而在随后的叙述中,苏轼乐观豁达的性情渐渐显露,虽异乡谪居、生活清苦,连遭痛失亲人的打击,但他仍然自得其乐,入道观养炼,与山水为伴,与友人同乐,时时“掀髯一笑”,其安之若素的豪情令人肃然起敬。全文行语亲切自然,内容琐碎平凡,而琐碎之中显示了作者超凡的洒脱和博大的胸襟。

创作背景

《答秦太虚书》此文写于元丰三年(1080年)十一月,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谪黄州(今湖北黄冈)。他的弟子秦观写信宽慰他,信中这样讲:“以先生之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内不愧于心,某虽至愚,亦知无足忧者。”苏轼看完后写了这封回信。

翻译注释

翻译

苏轼启:五月末,我弟弟来,带来了你写给我的信,劳你在信中情意深厚地慰问我。我每天都想写回信致谢,一直拖到今天。现在又收到你通过驿车寄给我的信,让我更加感激和惭愧。最近已进入初寒天气,你的生活、身体好吗?

我寄居在这里,大致上还过得去。但我弟弟刚到筠州,就死去一个女儿,我的老奶妈也去世了。哀悼之情还未消去,又收到家里来的信,信中说我的堂兄太子中舍苏不欺也在九月中旬去世。我在异乡既老又病,看到的都是些凄凉的事物,想到人的生命就这样脆弱!又蒙你(在信中)告诉我,你有段时间病得很重,令我高兴的是你现在康复了。

我们都慢慢变老了,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对待自己了。应赶紧用道家书上说的方术,好好保养、锻炼自己的身体。我在谪居之地闲来无事,了解了(道家修炼的)一些方法。已经向本州的天庆观借好了三间道堂,冬至后就搬去,住满四十九天才出来。要不是被贬、被流放,怎么能这样做呢?你以后一被官务束缚,想要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闲,哪里能得到?应该现在抓紧时间进行。只要选择你平时所谓的简明扼要、容易实施的方法日夜修炼,除了睡觉、吃饭之外,不做其他事情,只要满了(四十九天的)期限,养身的根本就建立了。从此以后你即使再出来处理人间事务,事情一做完心思就返回(到那种境界里去了),自然就不会停止修炼的事了。你收到这封信时,恐怕已过冬至日,但你也不必从冬至日开始修炼。

你寄给我看的诗文,都写得十分高超,美妙到了极点,娓娓道来,有一种逼人的才华。像我这样的人也用不着逼了。你以后免不了要求官、求俸禄,要通过科举考试求官俸,参加科举考试不一定能够中举,我私下里为你考虑过,可以多写些书。像你寄示的论兵和论盗贼的这些文章都写得很好,只要像这样的写它数十篇,有明显的实用价值,不一定要触及现在的事。但你这些时日写这类书时,也不能忘记了做参加科举考试的准备。这本书要是写好了,最好也给我看看,肯定有人明白你的用心。想来你会了解这个意思的吧。

李公择最近从此路过与我相聚了几天,他一直说到你,简直不离口。未曾得到孙莘老的信,我知道他没时间写信。程公辟等着我为他儿子履中写的悼念文章,这本来是我自己要求写的,现在怎么能不履行诺言呢?然而自从我获罪以来,不再写文章,自已控制得很严格,如果再一写,就会冲破限制,从此以后又会滔滔不绝地多嘴了。

我刚到黄州,薪俸已断,家中人口不少,我自己很为此事担忧,只好厉行节约之法,每天的费用不能够超过一百五十钱,每个月初一就取出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份,把它们悬挂到屋梁上,每天清晨用把挂书画的长柄叉子挑下一份来,就把叉子藏过,把那些每天用不完的钱仍旧放到大竹简里贮存起来,用来招待客人。这是贾耘想出来的老办法。我计算了一下,钱囊中的钱还可以用一年多的时间,到时候另外筹划。水到渠成,不用预先考虑。这样一来,我心中记挂的事就一件也没有了。

我所住的江对岸就是武昌,山水美到极致,有位老家在蜀地的王生住在城里,(我去了以后)经常被江中风涛阻隔,不能立刻回来,那王生就为我杀鸡做饭,有时在他那里住几天,他一点也不厌烦。又有一个姓潘的年轻人,在樊口开了家酒店,我常常乘小船径直到他的酒店旁,那里有乡村酿的酒,味道很醇酽。这里柑子、橘子、椑子、柿子很多,芋头大得长达一尺多,不比蜀地的差。外县的米一斗二十钱,从水路可以运来,这里的羊肉价格和北方一样,猪肉、牛肉、獐肉、鹿肉价格贱得如同泥土一样,鱼、蟹根本就不计算价钱了。歧亭的监酒胡定之,随车载有万卷书,喜欢借给别人看。黄州官署里的几个官员,家里人都善于做菜,喜欢举行宴会。太虚你看看这些事,我的生活不是还过得去吗?我想与你说的话无穷无尽,但纸用完了。你打开信读到这里,可以想见我掀起胡子呵呵一笑。

鲜于子骏一直是我敬畏的人,他的儿子也十分可爱,你曾与他见过面了吗?这里有位黄冈少府张舜臣,还有他的哥哥尧臣,都说和你熟悉。每次蒙你问及我的儿子,这次恰巧遇上埋葬我老奶妈的事,他现在正料理做坟墓的事,来不及给你写信。又快到年末岁尾了,天气非常寒冷,请你千万自己保重。我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麻烦你转交给他。晚上我喝酒稍稍过量,字写得很不像样子,不要怪罪,不要怪罪。别的不一一细说了。苏轼再拜。

注释

全文拼音版

qíntàishū
shìyuèshěláishǒushūláowènshénhòucáixièyīnxúnzhìjīnzhōngjiàogǎnkuìshénchūhán
shìqiǎndànshěchūdàoyúnzhōusàngziérshìsànglǎodàoniànwèishuāiyòuxiāngxìntángxiōngzhōngshějiǔyuèzhōngshìxiāngshuāibìngchùgǎnniànrénmìngcuìruòyòuchéngjiànzhōngjiānqīngqiějiàn
cháijiànshuāizuòshǎoniándiàodāngyòngdàoshūfāngshìzhīyánhòuyǎngliànzhéshìkuīèrjièběnzhōutiānqìngguāndàotángsānjiāndōngzhìhòudāngshìshíjiǔnǎichūfēifèifàngānjiùtàiwèishìhuànsuǒqiúshíjiǔxiándāngjīnwèizhīdànpíngshísuǒwèijiǎnyàoxíngzhěwèizhīqǐnshízhīwàizhìshìdànmǎngēnběnhòuzòngchūcóngrénshìshìxīnfǎnnéngfèishūdàokǒngrányòngdōngzhì
shìshīwénjiēchāoránshèngjuéwěiwěiyānláirénbèiláotàiwèimiǎnqiúshìfāngyīngqiúzhīyīngqièwèijūnmóuduōzheshūsuǒshìlùnbīngdàozéiděngshùpiāndànshìshùshíshǒujiēzhuōrányǒuyòngzhīshízhěshíshìdànxuánzuòshūfèiyīngshūruòchéngliáoxiāngshìdāngyǒuzhījūnzhěxiǎng
gōngjìnguòxiāngshùshuōtàikǒushēnlǎowèichángshūzhīwèixiátōngwènchénggōngzizhōngāishìběnqiúzuòjīnshíyándànzuìláizuòwénchíyánruòzuòjuéhuàifānqiángjīnhòurénggǔngǔnduōyán
chūdàohuánglǐnjuérénkǒushǎoshényōuzhīdàntòngjiéjiǎnyòngguòbǎishíměiyuèshuò便biànqiānbǎiqiánduànwèisānshíkuàiguàliángshàngpíngdànyònghuàchātiāokuàicángchāréngzhútǒngbiézhùyòngjǐnzhědàibīnjiǎyúnlǎonángzhōngshàngzhīsuìyǒuzhìshíbiézuòjīnghuàshuǐdàochéngxiōngzhōngdōushì
suǒduìànchāngshānshuǐjiājuéyǒushǔrénwángshēngzàizhōngwǎngwǎngwèifēngtāosuǒnéngguīwángshēngnéngwèishāchuīshǔzhìshùyànyòuyǒupānshēngzhězuòjiǔdiànfánkǒuzhàoxiǎozhōujìngzhìdiànxiàcūnjiǔchúnyàngānbēishìduōzhǎngchǐjiǎnshǔzhōngwàixiàndòuèrshíyǒushuǐzhìyángròuběifāngzhūniúzhāng鹿xièlùnqiántíngjiānjiǔdìngzhīzàishūwànjuǎnsuíxíngjièrénkànhuángzhōucáoguānshùrénjiējiāshànpáozhuànzuòhuìtàishìshùshìshìtàiyánzhěqióngdànzhǐjǐněrzhǎnzhìxiǎngjiànxiānránxiào
zijùnsuǒwèizicéngxiāngjiànfǒuzhōngyǒuhuánggāngshǎozhāngshùnchénzhěxiōngyáochénjiēyúntàixiāngshúérziměiméngwènshìhuìzànglǎojīngōudāngzuòfénwèixiábàishūwǎnsuìhánwéiwànwànzhòngduānshūshūtuōwèizhīzhōngwēibèijiǔshūchéngzuìzuìxuānshìzàibài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答庞参军

〔魏晋〕陶渊明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答永新宗令寄石耳

〔宋代〕黄庭坚

饥欲食首山薇,渴欲饮颍川水。

嘉禾令尹清如冰,寄我南山石上耳。

筠笼动浮烟雨姿,瀹汤磨沙光陆离。

竹萌粉饵相发挥,芥姜作辛和味宜。

公庭退食饱下筋,杞菊避席遗萍虀。

雁门天花不复忆,况乃桑鹅与楮鸡。

小人藜羹亦易足,嘉蔬遣饷荷眷私。

吾闻石耳之生常在苍崖之绝壁,苔衣石腴风日炙。

扪萝挽葛采万仞,仄足委骨豺虎宅。

佩刀买犊剑买牛,作民父母今得职。

闵仲叔不以口腹累安邑,我其敢用鲑菜烦嘉禾。

愿公不复甘此鼎,免使射利登嵯峨。

答畅校书当

〔唐代〕韦应物

偶然弃官去,投迹在田中。

日出照茅屋,园林养愚蒙。

虽云无一资,樽酌会不空。

且忻百谷成,仰叹造化功。

出入与民伍,作事靡不同。

时伐南涧竹,夜还沣水东。

贫蹇自成退,岂为高人踪。

览君金玉篇,彩色发我容。

日月欲为报,方春已徂冬。

答王以明

〔明代〕袁宏道

近日始学读书,尽心观欧阳修,苏洵、曾巩、陈亮、陆游诸公文集。每读一篇,心悸口呿,自以为未尝识字。然性不耐静,读未终帙,已呼累马,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归当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乃以一婢自监。读书稍倦,令得呵责,或提其耳、或敲其头、或擦其鼻,须快醒乃止。”婢不如命者,罚治之。习久,渐惯苦读,古人微意,或有一二悟解处,则叫号跳跃,如渴鹿之奔泉也!曹公曰:“老而好学,惟吾与袁伯业。”当知读书亦是难事。

答朱汝德用韵

〔明代〕王守仁

东去蓬瀛合有津,若为风雨动经旬。

同来海岸登舟在,俱是尘寰欲渡人。

弱水洪涛非世险,长年三老定谁真。

青鸾眇眇无消息,怅望烟花又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