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太行山书怀

〔近代〕陈毅

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

山峡十九转,奇峰当面立。

仰望天一线,俯窥千仞壁。

外线雾飘浮,内线云层积。

山阳薄雾散,山阴白雪密。

溪流走山谷,千里赴无极。

清漳映垂柳,灌溉稻黍稷。

园田村舍景,无与江南异。

我行半中国,廿年不暖席。

五岭度三载,罗霄岁余寄。

武夷品新茶,仙霞曾游击。

突围到章贡,埋伏到九嶷。

黄山观云海,茅山竖战戟。

风驰万壑开,云卷千峰集。

殊多友姿态,林泉更幽僻。

此日见太行,险峻称第一。

我初入山来,麻田度良夕。

六年战平原,山居睡沉寂。

朝来启户牖,山光照四壁。

迎面仙人峰,侧观似飞骑。

又似南面朝,又似相让揖。

又似张锦屏,榜题挥彩笔。

又似三人会,俯首方对弈。

又似故友逢,抵掌谈昔昔。

众山齐南向,万马奔飞檄。

忽然一转折,昂首与天逼。

相看长不厌,万幻数难悉。

因念抗战中,华北阻寇骑。

平型雁门捷,阳堡显奇迹。

妙峰战北平,翼东敌逃逸。

大军出雄关,满蒙斧初劈。

东进抵渤海,齐鲁喜洋溢。

南进战苏皖,淮泗波涛激。

西征向郑洛,中原撑半壁。

江淮与河汉,四望红旗立。

南去海南岛,珠江风暴急。

敌后三战场,驰骋羽书疾。

决策赖延安,太行天下脊。

一九四二年,苦战破铁壁。

主力与民兵,敌军尽战栗。

始知不义战,厥功永难毕。

人心有向背,所到皆振臂。

政治尊民主,联合定大计。

经济重生产,首事减租息。

文化归大众,工农兵统一。

民间艺术源,提炼显神迹。

教条毒害多,新旧皆有弊。

惟在实践中,创造合实际。

请看解放区,人足家自给。

盗匪告肃清,乞丐无处觅。

稼墙与工商,生产事蓄积。

在在无贫乏,耕三而余一。

大同尚有期,小康已中的。

华夏五千年,治隆谁能匹?

以此言抗战,到处破强敌。

以此言建国,扫除苛政迹。

可怜顽固派,摩擦空费力。

可怜敌与伪,泥足危岌岌。

人民革命军,狂潮如卷席。

沛然谁能御?四海望宁一。

辛勤四年来,收功在近纪。

吁嗟乎!黄河东走汇百川,自来表里太行山。

万年民旅发祥地,抗战精华又此间。

山西在怀抱,河北置左肩。

山东收眼底,河南示鼻端。

长城大漠作后殿,提携捧负依陕甘。

更有人和胜天时,地利攻守相攸关。

创业不拔赖基地,我过太行梦魂安。

作品简介

《过太行山书怀》是现代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陈毅元帅为参加中共七大途径太行山,因身体不便暂住时期所写的杂言古体诗,陈毅元帅将在太行山休整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入诗,描述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也深深表达了诗人对太行的恋慕之情。

创作背景

一九四三年我抗日根据地,在毛主席党中央领导下战胜了严重困难的局面,更加发展壮大。“特别是整顿三风和发展生产这样两项工作,发生了根本性质的效果,使我党在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两方面,立于不败之地”。在政权建设上普遍建立了“三三制”,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土地问题上实行了减租减息,还实行“精兵简政”、“拥政爱民”与“拥军优抗”运动,因此解放区“成为民主中国的模型,成为配合同盟国作战,驱逐日本侵略者,解放中国人民的主要力量。”

陈毅同志奉命于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由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淮南黄花塘新四军军部出发赴陕北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和七大。沿途各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革命景象激动着诗人,在途经麻田镇时写下了这首光辉的诗篇。

全文拼音版

guòtàixíngshānshū怀huái
tàixíngshānshìhǎilánzhuàngtiān
shānxiáshíjiǔzhuǎnfēngdāngmiàn
yǎngwàngtiān线xiànkuīqiānrèn
wài线xiànpiāonèi线xiànyúncéng
shānyángbáosànshānyīnbáixuě
liúzǒushānqiān
qīngzhāngyìngchuíliǔguàngàidàoshǔ
yuántiáncūnshějǐngjiāngnán
xíngbànzhōngguó廿niànniánnuǎn
lǐngsānzàiluóxiāosuì
pǐnxīncháxiānxiácéngyóu
wéidàozhānggòngmáidàojiǔ
huángshānguānyúnhǎimáoshānshùzhàn
fēngchíwànkāiyúnjuǎnqiānfēng
shūduōyǒu姿tàilínquángèngyōu
jiàntàixíngxiǎnjùnchēng
chūshānláitiánliáng
liùniánzhànpíngyuánshānshuìchén
cháoláiyǒushānguāngzhào
yíngmiànxiānrénfēngguānshìfēi
yòushìnánmiàncháoyòushìxiāngràng
yòushìzhāngjǐnpíngbǎnghuīcǎi
yòushìsānrénhuìshǒufāngduì
yòushìyǒuféngzhǎngtán
zhòngshānnánxiàngwànbēnfēi
ránzhuǎnzhéángshǒutiān
xiāngkànzhǎngyànwànhuànshùnán
yīnniànkàngzhànzhōnghuáběikòu
píngxíngyànménjiéyángbǎoxiǎn
miàofēngzhànběipíngdōngtáo
jūnchūxióngguānmǎnméngchū
dōngjìnhǎiyáng
nánjìnzhànwǎnhuáitāo
西zhēngxiàngzhèngluòzhōngyuánchēngbàn
jiānghuáihànwànghóng
nánhǎinándǎozhūjiāngfēngbào
hòusānzhànchǎngchíchěngshū
juélàiyánāntàixíngtiānxià
jiǔèrniánzhàntiě
zhǔmínbīngjūnjǐnzhàn
shǐzhīzhànjuégōngyǒngnán
rénxīnyǒuxiàngbèisuǒdàojiēzhèn
zhèngzhìzūnmínzhǔliándìng
jīngzhòngshēngchǎnshǒushìjiǎn
wénhuàguīzhònggōngnóngbīngtǒng
mínjiānshùyuánliànxiǎnshén
jiàotiáohàiduōxīnjiùjiēyǒu
wéizàishíjiànzhōngchuàngzàoshí
qǐngkànjiěfàngrénjiāgěi
dàofěigàoqīnggàichù
jiàqiánggōngshāngshēngchǎnshì
zàizàipíngēngsānér
tóngshàngyǒuxiǎokāngzhōngde
huáxiàqiānniánzhìlóngshuínéng
yánkàngzhàndàochùqiáng
yánjiànguósǎochúzhèng
liánwánpàikōngfèi
liánwěiwēi
rénmínmìngjūnkuángcháojuǎn
pèiránshuínénghǎiwàngníng
xīnqínniánláishōugōngzàijìn
jiēhuángdōngzǒuhuìbǎichuānláibiǎotàixíngshān
wànniánmínxiángkàngzhànjīnghuáyòujiān
shān西zài怀huáibàoběizhìzuǒjiān
shāndōngshōuyǎnnánshìduān
zhǎngchéngzuòhòu殿diànxiépěngshǎngān
gèngyǒurénshèngtiānshígōngshǒuxiāngyōuguān
chuànglàiguòtàixíngmènghúnān

相关推荐

过杨村

〔宋代〕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过文登营

〔明代〕戚继光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笳。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过旧宅二首·其二

〔唐代〕李世民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

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纫佩兰凋径,舒圭叶剪桐。

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

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过汪氏别业二首·其一

〔唐代〕李白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

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