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师服》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首五言古诗,以质朴刚健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刘师服的劝勉与慰藉。诗中通过夏秋交替的景物变化(“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烘托离别的氛围,并以“蝉声惊客”“鱼中钩”等比喻,暗喻士人为功名所累的困境。后八句转为议论,以“赍材难售”喻才士不遇,最终以“耘业待收”勉励友人坚持操守、静待时机。全诗体现了韩愈“不平则鸣”的文学主张,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充满儒家积极用世的精神。
送刘师服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
草草具盘馔,不待酒献酬。
士生为名累,有似鱼中钩。
赍材入市卖,贵者恒难售。
岂不畏憔悴,为功忌中休。
勉哉耘其业,以待岁晚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送刘师服》此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末年(804年前后),时韩愈任监察御史,因关中旱灾上疏请免徭役赋税,触怒权贵被贬阳山令。刘师服为韩愈友人,生平不详,从诗中“为名累”“赍材难售”等句推测,或是一位怀才不遇的士人。韩愈借送别之际,以自身经历劝诫友人:一方面揭露中唐时期寒门士子仕进之难(“贵者恒难售”),另一方面强调“为功忌中休”的进取精神,展现了韩愈“文以载道”的创作思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韩愈的诗
相关推荐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其一
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
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
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送中兄典邵州
官骑连西向楚云,朱轩出饯昼纷纷。
百城兼领安南国,双笔遥挥王左君。
一路诸侯争馆榖,洪池高会荆台曲。
玉颜送酒铜鞮歌,金管留人石头宿。
北雁初回江燕飞,南湖春暖著春衣。
湘君祠对空山掩,渔父焚香日暮归。
百事无留到官后,重门寂寂垂高柳。
零陵过赠石香溪,洞口人来饮醇酒。
登楼暮结邵阳情,万里沧波烟霭生。
他日新诗应见报,还如宣远在安城。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送方尊师归嵩山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送宇文六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
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
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
送李棹游江东
清洛日夜涨,微风引孤舟。
离觞便千里,远梦生江楼。
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
东南具今古,归望山云秋。
送桂阳孝廉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送常侍御却使西蕃
归奏圣朝行万里,却衔天诏报蕃臣。
本是诸生守文墨,今将匹马静烟尘。
旅宿关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识遗民。
此去多应收故地,宁辞沙塞往来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