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墅》是唐代诗人崔道融的作品。此诗描绘了农村田园的风光,反映了农村和农民的生活,通过饷田村妇无心无暇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这一特定场景,寄寓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无限的同情,含蓄地讽刺和批判了那些游手好闲的剥削阶级。全诗主要运用白描手法,遣词造句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短小而明快,耐人寻味。
春墅
蛙声近过社,农事忽已忙。
邻妇饷田归,不见百花芳。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春天来临,随着一阵蛙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社日了。社日一过,春耕时节就到了,农民们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正午时分,邻家的主妇给在田间劳作的家人送完饭匆忙归来。尽管百花盛开,春色如此美好,行色匆匆的村妇却仿佛对此没有丝毫感觉。
注释
(1)过社:谓逢到春社这一天。社:社日的简称。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分春秋两社。
(2)农事忽:农事:指耕耘、收获、贮藏等农业生产活动。忽:表现时间过得很快。
(3)饷田:给在田间耕作的人送饭。
(4)百花:亦作“百华”。各种花。
全文拼音版
春墅
蛙声近过社,农事忽已忙。
邻妇饷田归,不见百花芳。
作者介绍
崔道融(880—907),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人。曾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令,后官至右补阙。黄巢起义后,避难入闽(福建)。他的诗大都自然明快、通俗易懂。著有《东浮集》九卷。《全唐诗》编其诗为一卷。
崔道融的诗
相关推荐
春日临池诗
光风动春树,丹霞起暮阴。
嵯峨映连璧,飘颻下散金。
徒自临濠渚,空复抚鸣琴。
莫知流水曲,谁辩游鱼心。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春思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
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春暮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春日二首·其一
男儿更老气如虹,短鬓何嫌似断蓬。
欲问桃花借颜色,未甘着笑向春风。
春兴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香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春晚怀山南四首·其四
身寄江湖两鬓霜,金鞭朱弹梦犹狂。
遥知南郑城西路,月与梨花共断肠。
春晓
春庭晓景别,清露花逦迤。
黄蜂一过慵,夜夜栖香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