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其五

〔宋代〕黄庭坚

薰炉茶鼎偶然同,晴日鸦啼柿叶风。

万事尽还麴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宫。

作品简介

《杂诗七首·其五》此诗是黄庭坚《杂诗七首》中的第五首,以日常闲景抒写超然世外的禅理哲思。前两句写实:薰炉与茶鼎偶然并置,暗喻雅趣相契;晴日鸦啼、柿叶风中,以声与动衬静,营造恬淡氛围。后两句转入议论:“万事尽还麴居士”化用佛道典故(“麴居士”指酒,此处或喻万物皆空),言世事尽可付与杯酒;“百年常在大槐宫”用《南柯太守传》梦入槐安国典故,喻人生如寄、繁华皆幻。全诗语言简净,意象清幽,在闲适中发现深意,体现宋诗“以理入诗”的特色。

翻译注释

翻译

薰香的炉子和煮茶的鼎器,偶然间一同摆放在那里,晴朗的日子里,乌鸦在风中啼叫,柿子叶随风飘落。

世间万事都让酒来消解,人生百年,就像常在大槐树下的梦境之中虚幻无常。

注释

(1)麴居士:代指酒。

(2)大槐宫:出自唐代沈既济《枕中记》,比喻虚幻的世事或短暂的人生。

全文拼音版

shīshǒu··
xūnchádǐngǒurántóngqíngshìfēng
wànshìjìnhuánshìbǎiniánchángzàihuáigōng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江西诗派,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其诗奇崛瘦硬,词亦清旷,代表作《登快阁》《寄黄几复》等。书法独树一帜,为“宋四家”之一。仕途坎坷,晚年屡遭贬谪。艺术追求“不俗”境界,诗书画均对后世影响深远,堪称宋代文化巨匠。

相关推荐

杂诗十二首·其五

〔魏晋〕陶渊明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杂诗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杂诗

〔魏晋〕王赞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

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杂诗十二首·其二

〔魏晋〕陶渊明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杂诗十二首·其八

〔魏晋〕陶渊明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杂诗十二首·其十

〔魏晋〕陶渊明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沉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