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

〔唐代〕陈子昂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

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作品简介

《郭隗》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战国时期贤士郭隗有幸受到燕昭王的礼遇,体现了作者对开明盛世的向往、对先贤丰功伟绩的追慕、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反映了古今仁人志士的普遍遭际。全诗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创作背景

《郭隗》这首诗当作于武则天神功元年(697年)。时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陈子昂为随军参军。陈子昂多次进言俱遭排斥,遂登蓟丘览古,赋《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诗寄好友卢藏用。此为最后一首。

翻译注释

翻译

只有生而逢时最为难得,每朝每代并非没有人才。

郭隗先生又是多么幸运,燕昭王为他筑起黄金台。

注释

(1)郭隗:战国时期人,燕昭王客卿。

(2)逢时:谓遇上好时运。

(3)独:相当于“特”。

(4)历代:以往各代。

(5)非:一作“岂”。

(6)隗君:即郭隗。

(7)亦何:何其,多么。

(8)幸:幸运。

(9)黄金台:古台名。又称金台、燕台、招贤台,相传为燕昭王为礼遇郭隗所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故址在河北易县东南。

全文拼音版

guōwěi
féngshíwéiguìdàifēicái
kuíjūnxìngsuìhuángjīntái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其诗风骨峥嵘,一扫六朝浮艳,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被誉为“汉魏风骨”的复兴者。曾任右拾遗,因直言进谏两度遭贬,最终被诬陷冤死狱中。主张诗歌应“兴寄”现实,其《感遇》三十八首托物言志,开盛唐诗歌革新先声,被尊为“唐诗之祖”。

陈子昂的诗

相关推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石将军战场歌

〔明代〕李梦阳

清风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间事。

店北犹存古战场,遗镞尚带勤王字。

忆昔蒙尘实惨怛,反覆势如风雨至。

紫荆关头昼吹角,杀气军声满幽朔。

胡儿饮马彰义门,烽火夜照燕山云。

内有于尚书,外有石将军。

石家官军若雷电,天清野旷来酣战。

朝廷既失紫荆关,吾民岂保清风店。

牵爷负子无处逃,哭声震天风怒号。

儿女床头伏鼓角,野人屋上看旌旄。

将军此时挺戈出,杀敌不异草与蒿。

追北归来血洗刀,白日不动苍天高。

万里烟尘一剑扫,父子英雄古来少。

天生李晟为社稷,周之方叔今元老。

单于痛哭倒马关,羯奴半死飞狐道。

处处欢声噪鼓旗,家家牛酒犒王师。

休夸汉室嫖姚将,岂说唐家郭子仪。

沉吟此事六十春,此地经过泪满巾。

黄云落日古骨白,沙砾惨淡愁行人。

行人来折战场柳,下马坐望居庸口。

却忆千官迎驾初,千乘万骑下皇都;

乾坤得见中兴主,日月重开载造图。

枭雄不数云台士,杨石齐名天下无!

呜呼杨石今已无,安得再生此辈西备胡。

燕归梁·春愁

〔宋代〕石延年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伤春伤别几时休。算从古、为风流。

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不知供得几多愁。更斜日、凭危楼。

夜泊钱塘

〔明代〕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