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柳丝长》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所写的是一位女子长夜闻更漏声而触发的相思与惆怅。上阕围绕“漏声”写相思中的女子对外界的种种感受和印象;下阕承上,转写主人公的居处环境。全词以具体的物象反映思妇寂寞凄凉的心理状态和深沉细腻的感情世界,运用暗示的手法,造成含蓄的效果。
更漏子·柳丝长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更漏子》写夜间情事,即所谓的夜曲。一般认为这首词是温庭筠的一首代言体作品,是为表现一位女子在春雨之夜对远人的相思而创作的。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而彊村本《尊前集》注此词“大石调刻李王作”,认为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柳丝长,春雨细,花墙外更漏一声接一声,打破深夜的静寂。惊飞塞上群雁,唤醒城头乌啼,只有画屏上的鹧鸪默默无语。
薄薄的夜雾带着花香,轻轻地漫过帘幕里,缠绵如谢家姑娘的思绪。红烛的光在渐渐地暗淡,绣帘静静地垂落在地,君不知,夜夜长梦与君相聚。
注释
(1)漏声:漏壶滴漏声。一说指雨声。
(2)迢递:遥远。
(3)塞雁:北雁,春来北飞。
(4)城乌:城头上的乌鸦。城,一作“寒”。
(5)画屏:有图饰品的屏风,为女主人公居室中的摆设。
(6)金鹧鸪:金线绣成的鹧鸪,可能绣在屏风上,也可能是绣在衣服上的。
(7)帘:一作“重”。
(8)惆怅:失意烦恼。惆,一作“怊”。
(9)谢家池阁:泛指美丽的少妇之家,此处借指女主人公的住处。一作“谢池家阁”。
(10)红烛背:背向红烛;一说以物遮住红烛,使其光线不向人直射。
(11)长:一作“残”。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温庭筠的诗
相关推荐
更漏子·塞鸿高
塞鸿高,仙露满。秋入银河清浅。逢好客,且开眉。盛年能几时。
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
更漏子·金雀钗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更漏子·星斗稀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更漏子·送孙巨源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更漏子·柳丝长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更漏子·背江楼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更漏子·春夜阑
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更漏子·本意
斜月横,疏星烱。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更漏子·雪藏梅
雪藏梅,烟著柳。依约上春时候。初送雁,欲闻莺。绿池波浪生。
探花开,留客醉。忆得去年情味。金盏酒,玉炉香。任他红日长。
更漏子·春夜阑
春夜阑,更漏促,金烬暗挑残烛。惊梦断,锦屏深,两乡明月心。
闺草碧,望归客,还是不知消息。辜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