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盱眙

〔唐代〕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作品简介

《泊舟盱眙》是唐代诗人常建所作诗词之一。本诗写羁旅思乡之情,联系其他类似的诗,霜、潮、月、雁都是此类诗中典型的意象,夜潮侵岸,候馆听鸡鸣说明作者思念家乡,难以入睡。

创作背景

殷璠《河岳英灵集》选诗终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作者编次以常建为首,对其“高才而无贵仕”“沦于一尉”,深为叹惋。据此,常建在天宝十二载前,曾任县尉,但具体何时何地任尉均未确言。辛文房《唐才子传》称常建“大历中授盱眙尉”,时间不对,《泊舟盱眙》也与任县尉无关。从诗的内容来看,并非作于任所,大约是任职以前旅经盱眙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客船停靠在淮河边上,夜里落霜流水澄明。

半夜潮涨及两岸,天气寒冷明月临城。

船依平沙与雁一同歇宿,旅馆鸡啼船儿又要早行。

故乡远在云霄之外,谁能忍受旅途的离别之情?

注释

(1)泊:停船靠岸。

(2)淮水:即淮河。源于河南,东流经安徽,在江苏分别注入黄河和长江。

(3)次:旁边。

(4)霜降:节气名,旧历九月末,黄河流域初降霜,天渐冷。

(5)夜久:夜深。

(6)侵岸:拍岸。

(7)月近城:秋夜晴空月色格外清朗,让人感觉如挂在城头之上。

(8)平沙:广漠的沙滩。

(9)依:靠,靠近。

(10)候馆:接待过往官员的驿馆。

(11)乡国:故乡。

(12)云霄外:云汉之外,极言遥远。

(13)谁堪:谁能忍受。

(14)羁旅情:指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全文拼音版

zhōu
zhōuhuáishuǐshuāngjiàngliúqīng
jiǔcháoqīnàntiānhányuèjìnchéng
píngshāyàn宿hòuguǎntīngmíng
xiāngguóyúnxiāowàishuíkānqíng

作者介绍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风格清幽淡远,语言洗练自然,代表作《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为传世名句。诗作多表现隐逸情趣与禅理哲思,与王维、孟浩然等共同开创盛唐山水诗派。虽存诗仅五十余首,但艺术成就颇高,殷璠《河岳英灵集》评其诗"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作为盛唐重要山水诗人,其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常建的诗

相关推荐

泊岳阳城下

〔唐代〕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泊舟呈灵晖

〔宋代〕徐玑

泊舟风又起,系缆野桐林。

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

官贫思近阙,地远动愁心。

所喜同舟者,清羸亦好吟。

泊平江百花洲

〔宋代〕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泊樵舍

〔清代〕施闰章

涨减水愈急,秋阴未夕昏。

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

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

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

泊歙浦

〔宋代〕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