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雁行》是唐代诗人鲍溶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咏物寄情,描绘鸣雁失群憔悴霜雪,以胡雁的悲惨遭遇,比喻人生的坎坷,是以诗自寓身世。全诗意境苍凉、开阔、深远,既描绘了胡雁一生的艰辛命运,又展现其内心世界,刻画其往来于南北之间颠沛流离的苦痛,表达了古代文人的忧患心态。
鸣雁行
七月朔方雁心苦,联影翻空落南土。
八月江南阴复晴,浮云绕天难夜行。
羽翼劳痛心虚惊,一声相呼百处鸣。
楚童夜宿烟波侧,沙上布罗连草色。
月暗风悲欲下天,不知何处容栖息?
楚童胡为伤我神,尔不曾任远行人。
江南羽族本不少,宁得网罗此客鸟。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七月北方的大雁心里充满了愁苦,成群飞到南方的土地上。
八月的江南阴晴不定,浮云漫天夜里难以飞行。
翅膀伤痕累累心里充满恐惧,呼唤一声听见四面八方的回应。
楚地的童子夜里栖宿在水畔,在沙滩布满了罗网,一直连接到了草丛里。
月色昏暗风儿悲鸣,想从天上飞下来,却不知何处可以容我栖身。
楚地的孩童啊你为何令我如此伤神,想必你不曾做过远离家乡的行人。
江南的鸟儿本来有许多,你为何偏要捕捉这远到而来的大雁呢?
注释
(1)朔方:古朔方城,位于内蒙古河套地区,原为赵国领地。后为北方寒冷之地的代名。朔气,指北方的寒气。
(2)雁心苦:鸿雁内心非常辛苦。
(3)联影:联合身影。
(4)翻空:翻越天空。在空中翻腾飞翔。
(5)落:降落在。
(6)南土:南方的土地。南方的疆土。
(7)八月:农历八月,约合阳历九月。
(8)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9)阴复晴:阴天又晴天。复:再,又。
(10)浮云:飘浮的乌云。
(11)绕天:环绕天空。
(12)难夜行:难于夜间飞行。
(13)羽翼:长羽毛的翅膀。
(14)劳痛:辛劳疼痛。
(15)虚惊:虚假的惊恐。指不必要的惊慌。仅受到惊吓,而无实际遭受灾祸。
(16)相呼:互相呼唤。
(17)百处:上百个处所。喻许多地方。
(18)鸣:回声鸣响。鸣啼,回鸣。
(19)楚童:楚国或楚地的孩童。
(20)夜宿:夜间露宿在。
(21)烟波:(南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
(22)侧:一侧,旁边。
(23)沙上:沙滩上。
(24)布罗:布施或布置罗网。
(25)连草色:连接着草的颜色。
(26)月暗:月亮昏暗。
(27)风悲:风声悲吟。
(28)欲下天:将要降下天空。想要从天而降。
(29)何处:什么处所。
(30)容:容纳。允许。
(31)栖息:栖止休息。
(32)胡为:胡乱的行为。胡作非为。
(33)伤:伤及。伤害。
(34)我神:我的精神、精力或神经。
(35)尔:你。指楚童。
(36)不曾:不曾经。未尝,没有。
(37)任:担任。充任。
(38)远行人:远途行路的人。
(39)羽族:长有羽翼的族群。泛指禽鸟类。
(40)本:原本。本来。
(41)宁得:难道非得。宁:岂,难道。
(42)网罗:以竹罗或丝网捕捉。捕捉鱼鸟的器具。罗:张网捕捉。
(43)客鸟:作客的禽鸟。外地飞来的鸟。多喻旅人。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鲍溶的诗
相关推荐
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春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满庭芳·落日旌旗
落日旌旗,清霜剑戟,塞角声唤严更。论兵慷慨,齿颊带风生。坐拥貔貅十万,衔枚勇、云槊交横。笑谈顷,匈奴授首,千里静欃枪。
荆襄,人按堵,提壶劝酒,布谷催耕。芝夫荛子,歌舞威名。好是轻裘缓带,驱营阵、绝漠横行。功谁纪,风神宛转,麟阁画丹青。
鄘风·墙有茨
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题沙溪驿
涧水弯弯绕郡城,老蝉嘶作车轮声。
西风吹客上马去,夕阳满川红叶明。
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其一
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
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
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
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舟中读书
久抛青简束行幐,白鸟苍蝇甚可憎。
身是蠹鱼酬夙债,黄河浪里读书灯。
十三日吉祥探花
花未全开月未圆,看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
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