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女

〔唐代〕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春天的寒风吹打着细如蚂蚁的蚕,桑树吐出的嫩芽才刚如青鸭的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那是谁家的女子在凌晨起来采桑,手攀着柔长的桑条眼泪犹如下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去年幼蚕初眠就正是在这个时候,今年春天倒寒使得树叶生长延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听见门外里胥的催逼而感到愁苦,还在二月官家就已经来征收新丝。

注释

(1)努:用力冒出。

(2)青鸦嘴:桑芽。

(3)侵晨:凌晨。

(4)挽:攀着。

(5)岁:年。

(6)春寒:指春天倒寒。

(7)里胥:古代的一种官职。

采桑女拼音版

cǎisāng
chūnfēngchuīcánsāngcáiqīngzuǐ
qīnchéncǎisāngshuíjiāshǒuwǎnchángtiáolèi
suìchūmiándāngshíjīnsuìchūnhánfàngchí
chóutīngménwàicuīguānjiāèryuèshōuxīn

作品简介

《采桑女》是唐朝诗人唐彦谦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 ,以及运用拟人手法对桑芽的描写,给画面增添了情趣,表达了自己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六月的一项制命说:“诸县夏税折纳绫、绢、絁、绸、丝、绵等”,搜刮的名目可谓繁多,但也明文规定了征税的时间是在夏季。因为只有夏收后,老百姓才有丝织品可交。可是到了唐末,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了。《采桑女》这首诗即侧面体现了这个制度的影响。

作者介绍

唐彦谦(约834—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晚唐著名诗人。咸通二年进士,历任节度副使、刺史等职。其诗初效温庭筠,后学杜甫,风格沉郁苍劲,尤擅七言,以咏史怀古诗见长,《采桑女》《宿田家》等作关注民生,语言简练。著有《鹿门集》,已佚,《全唐诗》存其诗百余首,多忧时伤乱之作。唐彦谦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采莲曲

〔南北朝〕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采莲赋

〔南北朝〕萧绎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袸。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

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采莲曲

〔南北朝〕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