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杜郊居》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鄠杜郊居暮春景象,略寓伤春意绪,亦富于诗情。
鄠杜郊居
槿篱芳援近樵家,垄麦青青一径斜。
寂寞游人寒食后,夜来风雨送梨花。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鄠杜郊居》此诗应作于温庭筠晚年隐居鄠杜(今陕西西安鄠邑区)时期。诗人屡试不第,仕途失意,后选择远离长安繁华,在郊野筑居。寒食节(清明前一二日)是唐代重要节日,人们踏青祭扫,而诗中的“寂寞游人”和“风雨梨花”,暗喻自身漂泊无依、年华老去的落寞,反映了晚唐文人常见的隐逸与孤独情怀。
翻译注释
翻译
柴门外槿篱环绕,临近樵夫的家;田垄上麦苗青青,一条小径斜斜延伸。
寒食节后游人稀少,四周一片冷清;昨夜风雨袭来,带走了枝头最后的梨花……
注释
(1)鄠杜:鄠县与杜陵。
(2)槿篱:木槿篱笆。
(3)援:一作“杜”。
(4)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
全文拼音版
鄠杜郊居
槿篱芳援近樵家,垄麦青青一径斜。
寂寞游人寒食后,夜来风雨送梨花。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故称“温八叉”。其词秾丽绵密,为“花间派”鼻祖,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开五代词风;诗亦工丽,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仕途坎坷,因恃才傲物得罪权贵,终身困顿。作品多写闺情闺怨,词藻华美,对宋婉约词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