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留不得

〔清代〕郑文焯

留不得,肠断故宫秋色。瑶殿琼楼波影直,夕阳人独立。

见说长安如弈,不忍问君踪迹。水驿山邮都未识,梦回何处觅?

作品简介

《谒金门·留不得》是清末诗人郑文焯创作的一首词,写留,故宫秋色,琼楼波影,独立斜阳,长安如弈,残局难以收拾。

创作背景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十一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推行变法,引起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忌恨。九月二十日,维新派被袁世凯出卖。二十一日凌晨,慈禧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于瀛台,捕杀谭嗣同等“帝派”。“百日维新”遂因“戊戌政变”而宣告失败。郑文焯不满于政局的腐败,于1900年前后,写下这三首《谒金门》词。

翻译注释

翻译

君王呵,欲留留不得。令人悲痛欲绝的,是故宫中凄凉萧瑟的秋色。静静的水波中,瑶殿琼楼的倒影又长又直。

在夕阳的残照中,有人默默地独自伫立。听说京城里的形势,错综莫测如同博弈。我不忍心去询问,君王仓皇远去的踪迹。水驿山邮都不熟悉,即使我的梦飞回故国,又到哪里去把君王寻觅?

注释

(1)故宫:旧时宫殿。

(2)瑶殿:指宫廷。

(3)琼楼:华丽的宫中楼房,亦代指宫殿。

(4)夕阳人独立:意为在夕阳的残照中,有人默默地独自伫立。

(5)长安:似亦用本意,因清帝避难在长安。

(6)弈:围棋。

(7)水驿:水路的转运站。

(8)山邮:山中的邮传。

全文拼音版

jīnmén··liú
liúchángduàngōngqiūyáo殿diànqiónglóuyǐngzhíyángrén
jiànshuōchángānrěnwènjūnzōngshuǐ驿shānyóudōuwèishímènghuíchù

作者介绍

郑文焯(1856—1918),字俊臣,一字叔问,号小坡,又号大鹤山人、冷红词客,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生于世代仕宦之家。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曾官内阁中书。因多次会试不中,遂绝意进取,弃官南游,旅居苏州三十多年。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卒葬邓尉山。兼擅书画金石,精音律,尤工词,为晚清四大家之一。著有《瘦碧词》《冷红词》《比竹余音》《苕雅余集》后删定为《樵风乐府》九卷。

郑文焯的诗

相关推荐

谒金门·愁脉脉

〔宋代〕陈克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

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谒金门·秋夜

〔宋代〕苏轼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谒金门·秋兴

〔宋代〕苏轼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谒金门·春漏促

〔唐代〕韦庄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谒金门·春雨足

〔唐代〕韦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