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江上别李秀才

〔唐代〕韦庄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眺望远处重重叠叠的高山上红叶一片白云悠然,持酒对饮坐看日已黄昏。

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

唱一首离歌,不禁泪流满面;此刻一别,真不知何时何地才能与你相见。

注释

(1)曛:暮,昏暗。

衢州江上别李秀才拼音版

zhōujiāngshàngbiéxiùcái
qiānshānhóngshùwànshānyúnjiǔxiāngkànyòuxūn
liǎnghánglèizhīzàiféngjūn

作品简介

《衢州江上别李秀才》是晚唐诗人韦庄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衢州江畔送别为场景,前两句“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以宏阔笔触勾勒秋山暮云的自然画卷,红树与落霞的交织中暗含离别的绚烂与苍凉;后两句“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直抒胸臆,将离歌与泪水、未知的重逢交织成感人至深的抒情高潮。全诗语言明净而情感浓烈,在壮阔的时空背景下聚焦于人类永恒的离别之痛,展现晚唐绝句“以景锁情”的典型艺术特征。

创作背景

《衢州江上别李秀才》此诗应作于韦庄避乱江南时期(约公元878-883年),时值黄巢起义战火蔓延,诗人流离于衢州(今浙江衢县)一带。诗中“千山红树”既是浙西山丘的秋日实景,也暗喻乱世烽火;“不知何地再逢君”的茫然,既是个体离别之痛,更是唐末士人在社会崩解中对命运无常的集体哀鸣。与盛唐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明朗伤别相比,韦庄此诗浸润着末世特有的绝望感,其情感质地更近于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的无奈苍凉。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晚唐五代著名诗人、词人。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及第,后入蜀依附王建,任前蜀宰相。其诗多以伤时、怀乡、感旧为主题,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表作,被誉为“秦妇吟秀才”。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其词清丽疏朗,情感真挚,善用白描手法。著有《浣花集》。韦庄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流莺

〔唐代〕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宿郑州

〔唐代〕王维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古八变歌

〔两汉〕汉乐府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

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

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阶。

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

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

木兰花·立春日作

〔宋代〕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唐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