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乐乡县

〔唐代〕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作品简介

《晚次乐乡县》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征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浓烈的思乡之愁。全诗笔法细腻,结构完整,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创作背景

《晚次乐乡县》这首诗创作于唐高宗调露年间(679-681)。从诗中所写情况看来,此篇是诗人由蜀入楚途中,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故乡已经遥远的看不到边际,太阳西垂暮色来临时,我一个人在征途。

这里的山川原野使我迷失了故乡,一个人走的道路终于进入边远的小城。

城外戍楼上的缕缕荒烟已在视野中消失,深山上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

为何此时心中充满无限惆怅,只听见猿猴在夜色里的鸣叫。

注释

(1)杳:遥远。

(2)际:边。

(3)日暮:太阳将落山之时。

(4)孤征:独自在旅途。孤,单独。征,征途。

(5)川原:山川原野。

(6)迷旧国:迷失了故乡。迷:迷失。旧国:故乡。

(7)边城:边远的小城。

(8)野戍:指野外驻防之处。

(9)荒烟:荒野的烟雾。

(10)断:断绝,停止。

(11)平:此处指景象没有变化,模糊一片。

(12)如何:为何,为什么。

(13)恨:惆怅之意。

(14)噭噭: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

全文拼音版

wǎnxiāngxiàn
xiāngyǎoqiězhēng
chuānyuánjiùguódàobiānchéng
shùhuāngyānduànshēnshānpíng
shíhènjiàojiàoyuánmíng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唐代文学家,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其诗风骨峥嵘,一扫六朝浮艳,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被誉为“汉魏风骨”的复兴者。曾任右拾遗,因直言进谏两度遭贬,最终被诬陷冤死狱中。主张诗歌应“兴寄”现实,其《感遇》三十八首托物言志,开盛唐诗歌革新先声,被尊为“唐诗之祖”。

陈子昂的诗

相关推荐

晚云

〔宋代〕梅尧臣

黕黕日脚云,断续如破滩。

忽舒金翠尾,始识秦女鸾。

又改为连牛,缀燧怀齐单。

伺黑密不嚣,额额城未剜。

风吹了无物,犹立船头看。

晚晴赋

〔唐代〕杜牧

雨晴秋容新沐兮,忻绕园而细履。面平池之清空兮,紫阁青横,远来照水。

如高堂之上,见罗幕兮,垂乎镜里。木势党伍兮,行者如迎,偃者如醉,高者如达,低者如跂。

松数十株,切切交风,如冠剑大臣,国有急难,庭立而议。

竹林外裹兮,十万丈夫,甲刃摐摐,密阵而环侍。岂负军令之不敢嚣兮,何意气之严毅。

复引舟于深湾,忽八九之红芰,姹然如妇,敛然如女,堕蕊黦颜,似见放弃。

白鹭潜来兮,邈风标之公子,窥此美人兮,如慕悦其容媚。

杂花参差于岸侧兮,绛绿黄紫,格顽色贱兮,或妾或婢。

间草甚多,丛者束兮,靡者杳兮,仰风猎日,如立如笑兮,千千万万之容兮,不可得而状也。

若予者则谓何如?倒冠落珮兮,与世阔疏。敖敖休休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

晚菊

〔宋代〕陆游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

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

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

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

高人寄幽情,采以泛酒觞。

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