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闾庙》是唐代诗人汪遵的一首咏史七言绝句。此诗凭吊屈原,以“朝野陶陶”反衬屈原独醒之悲,首句“为嫌朝野尽陶陶”直指楚国王臣沉醉享乐、昏聩误国之态;后三句写屈原虽居高位(三闾大夫)却因忠贞遭谗,终至“憔悴”投江,末句“浪交千载咏离骚”既叹《离骚》永存,亦暗讽世人空咏经典却不解其精神。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沉郁,借古讽今,揭示忠贤悲剧的深层历史根源。
三闾庙
为嫌朝野尽陶陶,不觉官高怨亦高。
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千载咏离骚。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因为看不惯朝廷上下、民间里巷都沉迷在安乐中,没留意自己官位越高,心里的怨愤反倒也越深重。
如今困顿失意,实在没法回应那渔父淡然的笑,白白让千百年后的人们,还在吟诵《离骚》来抒发这般悲愤。
注释
(1)朝野尽陶陶:指楚国末年王室骄奢淫逸濒临亡国的危急局面。陶陶:欢乐的样子。
(2)官高:屈原担任三闾大夫,这是一个管理楚国王族的高官。
(3)渔父:指屈原在江边和渔父对答的故事。
(4)离骚:屈原创作的诗集。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台·清明应制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萧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三月晦日游越王台二首·其一
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碧海一琼杯。
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姝媚·蘼芜春思远
蘼芜春思远。采芳馨愁贻,黛痕深敛。薄命怜花,倚东风罗袖,泪珠偷泫。瞑入西园,容易又、林禽声变。那得相思,付与青苹,自随蓬转。
惆怅罗衾扪遍。便梦隔欢期,旧恩还恋。芳意回环,认鸳机锦字,断肠缄怨。缕缕丝丝,拚袅尽、香心残篆。漫想歌翻璧月,临春夜满。
三晋已破智氏
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段规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皋。”
韩王曰:“成皋,石溜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
段规曰:“不然。臣闻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臣言,则韩必取郑矣。”
王曰:“善。”
果取成皋,至韩之取郑也,果从成皋始。
三绝句·其三·春笋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三台令·春色
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日斜柳暗花嫣,醉卧谁家少年。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
三绝句·其一·鸬鹚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