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热游荷池上五首》是南宋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组诗写诗人在一个夏日闷热的傍晚到荷池上乘凉的情景,仿佛一组连续的夏日晚景图。第三首写饱受暑气煎熬的诗人终于盼来了晚风,虽然还在暮热之中,但是已经不让人觉得难以忍受了。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三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夏,杨万里自漳州改知常州。淳熙五年(1178)夏,杨万里在常州写下了《暮热游荷池上五首这组诗。这是杨万里诗风开始转变时期的作品。这一组小诗,已经开始显示出诚斋诗风的这一新的特点。
翻译注释
翻译
细草被微风吹动,好像在摇头晃脑地向我报告喜讯:风来了。我赶忙敞开衣襟,拦住了一丝西风。
到了傍晚时候,池塘中的荷花还觉得热得很。那朵朵荷花此时都低着头,把脸藏在绿伞一样的荷叶下面避暑。
注释
(1)细草摇头:指微风吹来。
(2)侬:我。
(3)披襟:敞开衣襟。
(4)拦得:挡住,承受。
(5)碧伞:指荷叶。
全文拼音版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三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其诗清新自然,语言活泼,自成“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善捕生活情趣,充满童真与理趣。力主抗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晚年隐居乡里。诗作突破江西诗派束缚,开创白话写景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杨万里的诗
相关推荐
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一
玉砾金沙一径长,暑中无处可追凉。
独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风水不香。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四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暮春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五
空中斗起朵云头,旋旋开来旋旋收。
初作䰒松松树子,忽成髣髴柳花毬。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春
数间茅屋镜湖滨,万卷藏书不救贫。
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
开编喜见平生友,照水惊非曩岁人。
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
暮春浐水送别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暮春游西湖北山
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
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
暮过回乐烽
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
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