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唐朝女诗人薛涛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描述月亮由钩至圆变化的普遍性,由静态光和形的描写,转到动态扇至团的变化。后两句记述十五月将圆时与人意愿相悖的特殊性。即特殊日的月将圆,到特殊情的“几处看”。诗意层层推进,逐渐加深,月圆影孑,更突出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全诗由静到动,再由景到情,体现了薛涛作为一个女诗人细腻的写作手法。这首诗在构思技巧、思想内容以及情感蕴含等方面都是写月诗中的佳品。
月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月》此诗写于元和十年(815年)以后,应在《别李郎中》这诗后面。十五月圆之际,引起作者对李程和祖父亲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写下这首咏月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月光在月亮之上,显得月亮如此细小如钩。月亮像扇子一样,随着时光的流逝,更加团圆。
月亮由细钩到团圆,又是一月过去。不知人世间有多少人能凝望圆月,祈盼团圆。
注释
(1)魄:月始生或将灭时之微光。喻月光。
(2)依:覆盖。
(3)钩样小:形容月亮像钩子一样。
(4)扇:指月亮。
(5)逐:变化过程。
(6)汉机:银河北斗,喻时光流逝。
(7)团:圆。
(8)细影:月亮的光影。
(9)将圆质:指十五,月亮即圆时刻。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薛涛的诗
相关推荐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月·过水穿楼触处明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月下醉题
黄鹄飞鸣未免饥,此身自笑欲何之。
闭门种菜英雄老,弹铗思鱼富贵迟。
生拟入山随李广,死当穿冢近要离。
一樽强醉南楼月,感慨长吟恐过悲。
月下笛·万里孤云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月下笛·小雨收尘
小雨收尘,凉蟾莹彻,水光浮璧。谁知怨抑,静倚官桥吹笛。映宫墙、风叶乱飞,品高调侧人未识。想开元旧谱,柯亭遗韵,尽传胸臆。
阑干四绕,听折柳徘徊,数声终拍。寒灯陋馆,最感平阳孤客。夜沉沉、雁啼正哀,片云尽卷清漏滴。黯凝魂,但觉龙吟万壑天籁息。
月
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沈沈。
唯应独伴陈皇后,照见长门望幸心。
月重轮行
三辰垂光,照临四海。
焕哉何煌煌,悠悠与天地久长。
愚见目前,圣睹万年。
明暗相绝,何可胜言。
月季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月夕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