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楼上久踟躇

〔宋代〕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原文翻译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我在楼上久久徘徊,只觉孤身飘零僻远异地,归路茫茫。打算带着这份憔悴去凭吊屈原。自己就像那长安日落时的影子,漂泊流落在江湖之间。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不如痛饮大醉一场,来忘却这一切。不醉又能怎样呢?转眼间,暮色已笼罩了广袤的原野。我不禁问那刚到寒沙栖息的大雁,是否带来了远方的书信?

注释

(1)踟躇:同“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2)三闾:指屈原。

(3)暝色:暮色,夜色。

卖花声·楼上久踟躇拼音版

màihuāshēng··lóushàngjiǔchíchú
lóushàngjiǔchíchúyuǎnshēnjiāngqiáocuìdiàosānshìchángānxiàyǐngliúluòjiāng
lànzuìqiěxiāochúzuìyòukànmíngmǎnpíngshìwènhánshāxīndàoyànyīngyǒuláishū

作品简介

《卖花声·楼上久踟躇》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一首羁旅词作。上片以“久踟躇”起笔,刻画词人彷徨孤寂的身影,“地远身孤”直诉漂泊况味;“拟将憔悴吊三闾”巧妙化用屈原典故,将个人遭遇与历史忠臣相映照;“长安日下影”暗指昔日京华生涯,与“流落江湖”形成强烈对比。下片以酒浇愁,“烂醉且消除”的颓放中见沉痛;暮色平芜的苍茫景象引出结句问雁,在期待与失望间收束全篇。全词情感跌宕,用典自然,展现了北宋贬谪文人特有的孤愤与苍凉。

作者介绍

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邠县)人。北宋治平二年(1065)进士。元祐二年(1087)除监察御史。徽宗朝,为吏部侍郎,以龙图阁待制知同州。坐元祐党,贬商州。生平嗜画,题评精确,能自作山水。著有《画墁录》及《画墁集》。《全宋词》录其词四首。张舜民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卖花声·夏闺

〔近代〕聂树楷

檐角下斜阳。雨又鸣廊。侍儿撑出夹衣裳。置却怕寒添怕暖,几费商量。

金鸭罢焚香。卸了残妆。百无聊赖倚银床。不信炎天更漏促,梦短宵长。

卖花声·飞出一帆轻

〔清代〕易顺鼎

飞出一帆轻。远阁如汀。西湖到了玉田生。

来吊三生飘泊处,水瘦花冥。名字满春泠。

句写鸥曾。白云无恙古今情。

小影绿波还认得,也似前清。

卖花声·养梦掩纱帷

〔清代〕何振岱

养梦掩纱帷。一枕闲欹。不教愁绪入玄思。

自媚凉魂安稳睡,小病偏宜。晚雨只空阶。

花瘦于诗。人间幽独是仙姿。

说与翠灯应未解,此意秋知。

卖花声·庭院悄无人

〔近代〕潘飞声

庭院悄无人。门掩黄昏。阑干慵倚独含颦。

不为愁花兼病酒,只是怜春。春梦记难真。

閒杀芳辰。倩谁心字夜香薰。

空有海棠新月上,知我销魂。

卖花声·小影落金尊

〔清代〕易顺鼎

小影落金尊。绿蘸眉痕。东风吹急燕生嗔。

红到桃花无缝处,藏了春人。旧曲惯翻新。

不动歌尘。累侬千遍唤真真。

分付秋波休更转,留住些魂。

卖花声·煮玉到黄粱

〔近代〕高燮

煮玉到黄粱。没处商量。焦头烂额此何殃。

火里魂归愁只翼,痛澈肝肠。憔悴损红妆。

雏哺成行。胡儿枉说有情郎。

雨湿郊原花黯淡,人替埋香。

卖花声·怀嘐公海上

〔近代〕高旭

说起恨重牵。写向蛮笺。鸿飞的的到君边。

应忆杜郎憔悴甚,鬓影茶烟。门外听啼鹃。

诉与樽前。相思相望太绵绵。

算是天涯相见好,见也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