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宋代〕赵佶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作品简介

《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是宋徽宗赵佶的一首悼亡词。此词以元宵灯节为背景,追忆与明节皇后(刘皇后)的往事,抒发了深切的哀思与物是人非之痛。上片“无言哽噎”以无声悲泣起笔,回忆昔日共赏灯月、祈愿团圆的情景;下片“今年华市灯罗列”转折至今,灯市依旧而人心已别,终以“羞见旧时月”收束,将悼亡之悲与亡国之隐痛交织。全词语言凄婉,今昔对比强烈,以个人情感映射时代悲剧,展现了赵佶作为帝王词人的独特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此词作于北宋宣和年间(约1120年前后),赵佶为追悼逝去的明节皇后刘氏而作。刘皇后深得徽宗宠爱,早逝后徽宗多次作诗词悼念。元宵节前预赏花灯时,词人见景生情,忆及昔日与皇后同游灯市、共许愿言的场景,而今灯月如故人已永逝,更因国势衰微(时北宋内忧外患)而悲慨交加。词中“人心别”既指生死相隔,亦暗含朝政离心、江山动荡之忧,最终北宋于1127年灭亡,此词亦成为时代哀音的先兆。

翻译注释

翻译

沉默着,心里像被堵住了一样说不出话来。记得往年过节的时候,我们一起看灯,边走边指着月亮谈论。那时,我们都希望月亮能永远圆满,不要有任何缺失。

今年的花灯在市街上排列得整整齐齐,好看的灯盏数不胜数,但人的心情却与往年大不相同。在人前,我不敢把心里的感受明明白白地说出来。甚至不忍心抬头去看那轮月亮,因为害羞见到曾经见证我们欢乐时光的旧月。

注释

(1)哽噎:悲痛气塞,泣不成声。

(2)行行:走一走。

(3)罗列:分布,排列。

(4)争奈:怎奈,无奈。

全文拼音版

zuìluò··shǎngjǐnglóngménzhuīdàomíngjiéhuánghòu
yángěngkàndēngniánshíjiéxíngxíngzhǐyuèxíngxíngshuōyuànyuèchángyuánxiūyàozànshíquē
jīnniánhuáshìdēngluólièhǎodēngzhēngnàirénxīnbiérénqiángǎnfēnmíngshuōrěntáitóuxiūjiànjiùshíyuè

作者介绍

赵佶(1082—1135) 即宋徽宗,宋神宗之子,哲宗时封端王。公元1100~1125年在位。任用蔡京、童贯等人主持国政,穷奢极欲,兴建苑囿宫观,滥增捐税,以致国政日堕,河北、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与赵桓(宋钦宗),自称太上皇。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相关推荐

醉落魄·栖乌飞绝

〔宋代〕范成大

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宋代〕苏轼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

〔宋代〕苏轼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醉落魄·咏鹰

〔清代〕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醉落魄·述情

〔宋代〕苏轼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滕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醉落魄·丙寅中秋

〔宋代〕郭应祥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