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送春

〔元代〕贯云石

问东君何处天涯。落日啼鹃,流水桃花。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

作品简介

《蟾宫曲·送春》是元曲作家贯云石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曲子写暮春景色,表达了曲家浓浓的惋春、惜春、伤春之情。全曲通篇用问答方式进行,词意转折跌宕,题为“送春”,而全篇不着一个“送”字,处处不现“春”字,纯以自然景象与人的活动罗列来加以描绘,别有一番情趣。

创作背景

《蟾宫曲·送春》这首散曲明显受到文人诗词的影响,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据曲中内容和情感来看,此曲可能是贯云石晚年隐居杭州时创作的,意在表达一种无奈感。

翻译注释

翻译

春神到哪儿去了?落日下杜鹃啼叫,风吹落的桃花瓣随流水而去。远处一抹青山,芳草萋萋,隐约可见天际的残霞。大好春光,随着柳絮要吹到哪里去?追逐飙摇的蜘蛛丝会粘在谁家门窗上?在这暮春的时节,懒得抚弄琵琵,人倚在秋千架上,静静地看着月光透过窗纱。

注释

(1)问东君何处天涯:问春之神到遥远的何处去了。东君,司春之神。指春天。

(2)趁:追逐。

(3)游丝:比喻淡淡的香气。

(4)理:抚弄。

(5)琵琶:中国民族乐器。

(6)秋千:中国古代贵族妇女的体育游戏。相传春秋齐桓公时由北方的山戎传入。

全文拼音版

chángōng··sòngchūn
wèndōngjūnchùtiānluòjuānliúshuǐtáohuādàndànyáoshānfāngcǎoyǐnyǐncánxiásuíliǔchuīguīchènyóuzàishuíjiājuànrénqiūqiānyuèzhàochuāngshā

作者介绍

贯云石(1286—1324),元代散曲家。本名小云石海涯,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出身维吾尔族贵胄,祖父为元朝名将阿里海涯。早年袭父爵,任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后让爵于弟,弃武从文。师从姚燧,诗文、书法皆工,尤以散曲闻名,风格豪放清逸。与徐再思(号甜斋)齐名,后人合辑其作为《酸甜乐府》。晚年隐居江南,谥文靖。

相关推荐

蟾宫曲·叹世

〔元代〕马致远

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蟾宫曲·京口怀古镇江

〔元代〕卢挚

道南宅岂识楼桑,何许英雄,惊倒孙郎。汉鼎才分,流延晋宋,弹指萧梁。昭代车书四方,北溟鱼浮海吞江。临眺苍茫,醉倚歌鬟,吟断寒窗。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卢挚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蟾宫曲·咏西湖

〔元代〕奥敦周卿

西山雨退云收,缥缈楼台,隐隐汀洲。湖水湖烟,画船款棹,妙舞轻讴。野猿搦丹青画手,沙鸥看皓齿明眸。阆苑神州,谢安曾游。更比东山,倒大风流。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蟾宫曲·弊裘尘土压征鞍

〔元代〕郑光祖

弊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弓剑萧萧,一竟入烟霞。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千点万点,老树寒鸦。三行两行,写高寒呀呀雁落平沙。

曲岸西边,近水涡鱼网纶竿钓艖;断桥东下,傍溪沙疏篱茅舍人家。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

蟾宫曲·长沙怀古

〔元代〕卢挚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洲搴若,谁为招魂?

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蟾宫曲·题金山寺

〔元代〕赵禹圭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相对,天与安排。

诗句成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

蟾宫曲·题录鬼簿

〔元代〕邾经

可人千古风骚,如意珊瑚,苍水鲸鳌。纸上功名,曲中情思,话里渔樵。

叹雾阁云窗梦窈,想风魂月魄谁招?裹骊珠泪冷鲛绡,续冰弦指冻鸾胶。传芳名玉兔挥毫,谱遗音彩凤衔箫。

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

〔元代〕汤式

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

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闲一半绣床。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