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诗人伤悼长安成废墟,慨叹故国之沦亡,抒发作者对劫国者无耻行径的愤慨,表现他对唐王朝的忠诚及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故都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塞雁帝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
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学鸣鸡。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唐末,河南宣武节度使朱温控制了朝廷。为了便于实现其夺权野心,于天祐元年强迫唐昭宗由长安迁都洛阳。同年八月,弑昭帝,立哀帝。又三年,废哀帝自立,唐朝就此灭亡。韩偓深得昭宗信用,在迁都的前一年被朱温赶出朝廷,漂泊南下,最后定居福建。《故都》这首诗是他流离在外听到迁都的消息后写成的。
翻译注释
翻译
想起长安处处草萋萋,上天对此也迷惘怀疑。
野外塞雁偷入宫中宿,宫院乌鸦留恋矮墙啼。
天涯壮士白白空流泪,无辜死者饮恨悔没及。
阴谋让成大权帝旁落,可叹自己不会学啼鸡。
注释
(1)故都:指长安,原是唐的都城,朱温时迁都洛阳,所以诗人称长安为故都。
(2)想:一作“望”。
(3)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4)上帝深疑亦自迷:上帝看到这种景象也不敢自信,也会迷惘。深疑,深深的怀疑。
(5)侵:进入。
(6)池籞:指宫庭中的池塘。原来宫庭中的池塘上面编扎竹条,用绳结成网状,使池中的水禽不能飞出,外面的野鸟也不能飞入,这叫池籞。
(7)宫鸦:原来宫中的乌鸦。
(8)女墙:宫庭中矮短的墙头。
(9)天涯烈士:作者自指,也是泛指不为朱温势力所屈服的人们。
(10)地下强魂:指崔胤。
(11)掩鼻:用楚怀王夫人郑袖的故事。
(12)终不觉:不知不觉的意思,指国家的命运不知不觉地落入朱温的手里。
(13)冯驩: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田文的门客,忠于孟尝君,为孟尝君出过力。
(14)学鸡鸣:孟尝君入秦被困,逃回齐国,半夜驰至函谷关。关门紧锁,须鸡鸣时才能开。孟尝君门客中有人学鸡鸣,关门大开,孟尝君得以脱身。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故衫
暗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母者他日过其门
饮鸩非君命,兹身亦厚亡。
江陵从种橘,交广合投香。
不见千金子,空余数仞墙。
杀人须显戮,谁举汉三章。
故乡杏花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故人寄茶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
碧流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其馀不敢费,留伴读书行。
故园置酒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
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
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
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
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
平生能几日,不及且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