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上惊秋》是唐代诗人苏颋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作者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迟的感慨,也反映了汾上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全诗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虽仅二十字,但字字勾连古今,意境含蓄,气象幽远,颇有历史沧桑之感。
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汾上惊秋》这首诗当作于公元723年(唐开元十一年)或公元724年(十二年)的秋天。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晋州,诗人为礼部侍郎随行,并有诗。是年冬,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到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
翻译注释
翻译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心绪伤感、惆怅,又恰逢落叶飘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注释
(1)河汾:黄河与汾水的并称。
(2)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
(3)摇落:树叶凋零。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苏颋的诗
相关推荐
清平乐·金风细细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水仙子·归兴
淡文章不到紫薇郎,小根脚难登白玉堂。远功名却怕黄茅瘴。
老来也思故乡,想途中梦感魂伤。云莽莽冯公岭,浪淘淘扬子江,水远天长。
泥孩儿
牧渎一块泥,装塐恣华侈。
所恨肌体微,金珠载不起。
双罩红纱厨,娇立瓶花底。
少妇初尝酸,一玩一心喜。
潜乞大士灵,生子愿如尔。
岂知贫家儿,呱呱瘦如鬼。
弃卧桥巷间,谁或顾生死。
人贱不如泥,三叹而已矣。
前出塞九首·其二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卜算子·苕霅水能清
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
溪上有鸳鸯,艇子频惊起。何似收归碧玉池。长在阑干底。
清平乐·将愁不去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有感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秋思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
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太古历阳郡,化为洪川在。
江山犹郁盘,龙虎秘光彩。
蓄泄数千载,风云何霮薱!
特生勤将军,神力百夫倍。
九月十日即事
汉江天外东流去,巴塞连山万里秋。
节过重阳人病起,一枝残菊不胜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