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西域清明》是元代诗人耶律楚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人物;颔联描述周围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颈联叙述主人公的活动——畅饮葡萄酒,兴致正酣;尾联始知此乃回忆,而结句情深,回味无穷。全诗落笔自然,栩栩如生;语言自然,属对工整。
庚辰西域清明
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
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熳不知名。
蒲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
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三十岁的耶律楚材正随成吉思汗远征西域。西域所处纬度较中原为低,春温季节来得要晚些,虽然节序已届清明,可这儿才呈现出一派撩人的春光,入耳的是那间关的野鸟,照眼的是那烂漫的山花。良辰美景,把酒临风,禁不住乡愁如乱山横,于是作者创作了《庚辰西域清明》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清明节的时候经过边远之城,让我的心中增了多少情思。
野外的鸟叫声让人琢磨不透,山间的野花色彩鲜丽却不知道其名。
熟透的葡萄酒和寒冷的玛璃酒杯使我的心更加愁苦,醉后的我目光炯炯有神。
遥想自己的家园现在好不好,鹧鸪的叫声在开满梨花的深院中回响着。
注释
(1)庚辰: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
(2)边城:边远之城。
(3)远客:作者自指。
(4)几许情:有多少情思。
(5)间关:摹声词。鸟鸣之声。
(6)烂熳:色彩鲜丽。
(7)蒲萄:即葡萄。
(8)愁肠:愁苦之心。
(9)玛瑙杯寒:玛璃酒杯,晶莹透明,给人以寒冷的感觉。
(10)醉眼明:醉后目光炯炯有神。
(11)故园:指自己的家园。
(12)鹧鸪声:暗示家里人盼望他回家,以表达思念家乡之情。鹧鸪,鸟名,古代以为它的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耶律楚材的诗
相关推荐
登州海市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伸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岳阳楼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游嘉州龙岩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
往意纷何速,空严幽自明。
使君怜远客,高会有馀情。
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
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
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
客中除夕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晚泊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思越人·翠屏欹
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双带绣窠盘锦荐,泪侵花暗香消。
珊瑚枕腻鸦鬟乱,玉纤慵整云散。苦是适来新梦见,离肠怎不千断?
减字木兰花·春月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答孙缅歌
竹竿籊籊,河水浟浟。
相忘为乐,贪饵吞钩。
非夷非惠,聊以忘忧。
鳝救婢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门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尽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