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鲁卿庵中》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所作的一首小令,此小令是对友人鲁卿隐居山中的礼赞,亦是自己一片向往之情的真实流露。笔墨简淡,风神高远。
天净沙·鲁卿庵中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这很有可能是张可久来到鲁卿的茅舍后,对鲁卿描述的路过溪桥时的所见与所想,而用笔记录下来的。
翻译注释
翻译
满院青苔一株株古树萧萧,苍云片片一江秋水迢迢。
满山红叶掩映得山斋小小,有谁曾经找到?高尚的人走过的桥。
注释
(1)萧萧:风吹树林木摇动的声音。此处形容冷清幽静。
(2)迢迢:高、远貌。
(3)探梅人:指作者自己。梅,比喻高士。
全文拼音版
天净沙·鲁卿庵中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作者介绍
张可久(1270—1350),元代著名散曲家。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专力于散曲创作,与乔吉并称“双璧”,与张养浩合称“二张”。作品清丽典雅,多写景抒怀、记游叹世,开拓了散曲意境。现存小令八百余首,为元人之冠,著有《小山乐府》。
相关推荐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冬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天净沙·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夏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题情
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忧,不重不轻证候。甘心消受,谁教你会风流?
天净沙·七月
星依云渚溅溅,露零玉液涓涓,宝砌哀兰剪剪。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
天净沙·梅梢月
【其一】
黄昏低映梅枝,照人两处相思,那的是愁肠断时。弯弯何似?浑如宫样眉儿。
【其二】
西风落叶长安,夕阳老雁关山,今古别离最难。故人何处?玉箫明月空闲。
天净沙·离愁
敲风修竹珊珊,润花小雨斑斑,有恨心情懒懒。一声长叹,临鸾不画眉山。
天净沙·江上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天净沙·为董针姑作
玉纤屈损春葱,远山压损眉峰。早是闲愁万种。忽听得卖花声送,绣针儿不待穿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