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花如雪》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方以智的一首怀古词。上阕以“花如雪”开篇,写苏堤落花与月色交织的凄美景象;“香销南国”暗指南明王朝的覆灭,将自然圆缺与历史兴亡关联。下阕“潮声歇”喻抗清力量的消沉,“谁攀折”一问,既写杨柳无人赏的荒凉,又叹志士零落。结尾“西陵渡口”用苏小小典故,将个人漂泊与千古离恨融合。全词以冷寂的江南意象,寄托遗民之痛,是明末“词史”精神的典范。
忆秦娥·花如雪
花如雪,东风夜扫苏堤月。苏堤月,香销南国,几回圆缺。
钱塘江上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口,古今离别。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春花似白雪纷飞,东风在夜里轻扫苏堤的明月。那苏堤的明月啊,南国的花香早已消散,它见证过多少回月圆月缺?
钱塘江边潮声渐歇,江边的杨柳如今又有谁来攀折?有谁来攀折呢?唯有西陵渡口的明月,见证着古往今来的无数离别。
注释
(1)苏堤:苏轼为太守时,筑杭州西湖苏堤。
(2)钱塘江:浙江西流至萧山以下称钱塘江,经海宁住入杭州湾。
(3)西陵渡:在今浙江杭州对江萧山县境。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箫声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忆秦娥·烧灯节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忆秦娥·秋萧索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忆秦娥·情脉脉
情脉脉,半黄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记得,袖香熏窄。
别来人远关山隔,见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书无雁,寄谁归得。
忆秦娥·春酲薄
春酲薄,梦中毬马豪如昨。豪如昨。月明横笛,晓寒吹角。
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当时错,铁衣犹在,不堪重著。
忆秦娥·晓朦胧
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
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忆秦娥·伤离别
伤离别。江南雁断音书绝。音书绝。两行珠泪,寸肠千结。
伤心长记中秋节。今年还似前年月。前年月。那知今夜,月圆人缺。
忆秦娥·湖天阔
湖天阔,清湘望断三更月。三更月,猿声是泪,鹃声是血。
曲终数点烟鬟没,此间自古离愁窟。离愁窟,几丛斑竹,临江犹活。